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九十章 詭異的一幕

  只是有些戰情,會被誇大,本來韃靼人只有五六千,可現在卻被說成了萬把人,等報到朝廷,還不定說成什麼樣子……說不定就說崔元帶兵四百,把韃靼十萬大軍殺得滿地找牙。

  郭鍧震驚道:“這位崔駙馬果真不一般,陛下之前嘉獎,還將嘉獎公文傳於邊鎮各處。卻是他此番連領兵將領都不是,居然還能……這般銳不可當。”

  說到這裡,郭鍧發現楊一清臉色不對勁,想到自己是在領兵都御史面前誇讚別人,這馬屁拍得不是時候。

  至少也要等見到崔元之後再拍。

  郭鍧趕緊補救道:“但相比於楊大人兩戰兩捷,還是遜色了不少。且此戰沒有楊大人的剛毅和果決,也不會給他機會。”

  楊一清倒是不介意崔元的功績,他反倒希望各路人馬都能跟崔元一樣,至少在關鍵時候不會掉鏈子,主要也是因為崔元是外戚,跟他這樣的文臣本身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楊一清道:“若戰情果真如此,本官倒是不介意為他上表請功。建昌伯呢?他的人馬不是早就應該到了嗎?”

  高丕道:“回軍門的話,韃靼派出一路騎兵,大約有千騎,阻斷了石溝城東北邊的勺子河,建昌伯的人馬以火炮轟了一陣,韃子一邊損失不大,到韃子撤兵時,建昌伯的人馬尚未過河。”

  楊一清一聽也就恍然了。

  果然指望不上張延齡。

  張延齡莽是莽,但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本質就體現出來了,明明這幾路人馬中,張延齡麾下的火器數量是唯一有能力跟韃靼人正面作戰的,結果被韃靼人一千多人馬就給擋住,虧他那邊還有四千人……

  郭鍧顯得很遺憾道:“南邊打得那麼順,若建昌伯那幾千人能進戰場的話,或許現在就可以收割韃子的腦袋了。”

  “派人。”楊一清道,“去跟建昌伯交涉,告知他現在需要配合進兵,若是他還想取得軍功的話,讓他聽令而為。眼下他軍中的神機營火器,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高丕問道:“不是應該等保國公嗎?”

  楊一清道:“莫說保國公如今未到,他來了,功勞還有你們的份?如此畏首畏尾的主帥,打硬仗不行,但搶功勞絕對不會手軟。趕緊整理戰場,結束之後展開追擊,定不能讓韃靼人脫離我們的視線,尋機會應戰!”

  ……

  ……

  石溝城南。

  李鄌心急火燎帶著兵馬去追殺,結果發現韃靼人在撤退時仍舊保持了陣勢,戰報中所說的韃靼人已經潰散並不存在。

  但他還是趁機撿了便宜,取得了至少三四十個韃靼首級,但等他得悉崔元所部已斬殺超過兩百韃靼人,還將首級都已經斬獲之後,心中羨慕得不得了。

  在他跟崔元匯合時,崔元還指揮著徐甚等人在把韃靼人首級往馬匹上綁。

  “崔駙馬,末將領兵來遲了!”

  李鄌之前也把自己當成崔元的上司,但現在他似乎是想明白了,連朱暉都要給幾分薄面聽其囉嗦的人,自己有何資格居大呢?

  朱暉把崔元調在自己軍中,那絕對是自己的榮幸啊。

  崔元對李鄌很客氣,他本來就很喜歡結交朋友,他也並沒覺得是李鄌坑了自己,他對李鄌還禮道:“襄城伯來得正及時,韃靼人已經往北邊撤走,但並不是敗走,如果想衝殺上去,非要有足夠多的火銃和火炮不可,但我們……沒有,只能先回來把軍功給得了,將士們很在意這個。”

  不是崔元不想追,是條件不允許。

  等把手裡火銃的彈丸都用得差不多時,再追,就跟送死沒區別了。

  難得現在韃靼人給面子,一路敗逃,連死傷的韃子都被丟下來不管,徐甚那四百將士對於到手的功勞還是非常在意的,隨機還能打幾個散兵遊勇,把軍功再往上堆堆,簡直不要太幸福。

  “給襄城伯添亂了!”崔元怕自己做得不好,還道歉一般說了一句。

  這可把李鄌嚇了一跳,他覺得這是因為自己之前怠慢了崔元,還把崔元推上前線送死,以至於崔元用諷刺的話來感謝自己,其實是記恨。

  李鄌急忙道:“崔駙馬這是說哪裡話?您是軍中的參議,是得聖諭而來的,幸好保國公將您派到我軍中來,您來末將軍中,就是來指點和統調全軍的,正是由您的英明指揮,才能完成此番破敵之戰。末將不過是聽命您左右而已。”

  “啊?”

  這又把崔元給整不會了。

  我指揮?

  我指揮誰了?不過想想,好像我只調遣得動徐甚和他的四百人,而且這群人在最初進兵時,也不太想聽我的,只是我給他們分析了局勢,他們覺得有道理,才跟我一起往前衝的。

  李鄌道:“您就別謙遜了,現在您有何指點,儘管說,末將唯命是從也。”

  “這……”崔元不知道該怎麼去回應這個熱情的襄城伯。

  徐甚倒是過來笑著抱拳道:“襄城伯,我們這一路,在崔將軍的調遣之下,已獲得韃靼首級二百一十四顆,收穫頗豐。”

  聽到這裡,崔元好似恍然大悟。

  李鄌這麼著急奉他馬首是瞻,是想跟他綁定在一起,這樣就算事後就沒人能追究他們這一路人馬馳援不力。

  更可觀的……還有首功,也就是人頭數,你崔某人是指揮者,我李某人是聽令行事者,是伱主動帶四百兵馬衝在前面,我聽你的隨時準備掩殺上去,然後在我們的通力配合之下,取得二百六七十的首級數量,當然你的二百多顆首功,也要算在我李某人的名下。

  崔元想明白這一層,突然覺得很鄙夷李鄌。

  但他也沒表現出來。

  現在有兩千兵馬供他調遣,他還求助不得呢,曾經不得志的駙馬,突然之間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崔元也很享受被李鄌推崇的感覺。

  “那好,整頓兵馬,最好通知到武安侯,我們要緊隨韃靼人撤退的腳步,不能給他們這麼輕易撤出大明境內。要阻截。”

  “你們還等什麼?趕緊幫崔駙馬整頓三軍……不對,如今是崔將軍!”李鄌差點要跪下來叫爺爺。

  這都行,你崔元果然是沒經驗,居然同意跟我合併功勞。

  那我豈不是……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