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七章 盲從盲信


  寧夏,黃河南岸,夏家堡以北。

  一場大戰在天明時分已經開啟。

  楊一清麾下七千騎兵,加上李鄌、鄭英各兩千兵馬,與韃靼人展開了周旋……之所以是周旋,是因為目前大明麾下將士的彈丸數量嚴重不足,加上兵馬數量和中近距離作戰的劣勢,也只能採取周旋的態勢。

  “大人,韃子從我們左翼殺過來四千多騎兵,衝散了前面的火炮陣,有十幾門炮都落到韃子手中。”

  楊一清身處在中軍之中,負責指揮這場戰事,所得知的消息看起來並不太樂觀。

  還沒等楊一清問詢,旁邊的張僩急忙問道:“炮彈也被搶走了嗎?”

  來傳話的副總兵高丕道:“炮彈已經用完了,本來在後面埋了不少的天火藥,但蒙古韃子並未進入埋伏圈。炮已經被他們給馱走了。這一戰我們損失了至少三四十個弟兄,韃子那邊被炸死至少有六七十,但首級沒拿回來。”

  “唉!可惜啊。”張僩聽著戰報,一拍大腿在感慨。

  楊一清道:“能殺傷敵寇,將賊人逼退,就是最好的結局,沒有炮彈的火炮就算損失幾門也沒什麼。”

  張僩道:“不能把人頭拿出來,就不算功勞,空口無憑啊。”m..nět

  楊一清則搖頭道:“以後戰場上論功行賞,不能再像以往一般,非要把首級帶回來,且此戰我們沒有細究首功的資格,能將韃靼人擊敗,讓他們放棄渡河劫掠的計劃,就算是不負朝廷所託。”

  “呵呵,楊軍門您可真是想得開。”

  張僩雖然現在跟楊一清站在一道了,但他還是沒法跟楊一清完全共情,聽楊一清的也將意味著將他鎮守太監的權限交出去,他自然是有心不甘的。

  “報!從躍馬臺探知,韃靼有人馬於清早渡河,正在河對岸結陣,且河面上有船隻,協助韃靼人渡河。”

  當此戰報傳來的時候,讓楊一清頗為著惱。

  楊一清怒視著高丕道:“不是說,沿河的船隻都已經焚燬?韃靼人從何得來渡河的船隻?”

  高丕為難道:“末將不知。”

  張僩也氣惱道:“是沒燒乾淨,還是有人想暗中協助韃子?如果韃子過了河,我們大部人馬如何渡河?到那時,他們只需要派人在河邊守著,剩下大部的人馬就可以在寧夏各處騷擾百姓,這可是大事!”

  高丕低著頭,心裡也在嘀咕。

  還用你們來提醒我這是大事?關鍵是情況如何,我也不知道,或許韃靼人是臨時砍伐樹木造船呢?

  楊一清眼神中也帶著幾分急切道:“不能再被動等韃子來犯了,他們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以兵馬牽制我們,協助其大部過河,如果以兵馬劣勢而被動迎戰,只會被韃靼人所挾。非要主動炊具不可!”

  張僩問道:“不是說,襄城伯的人馬已經渡河了?他們在對岸……沒有阻截嗎?”

  高丕看了看不遠處的一陣騷亂,抱拳道:“張公公,目前沒法跟襄城伯的人馬取得聯繫,韃子有兩路人已經隔斷在我們與襄城伯人馬之間,韃子騎兵數量眾多,且來去如風,看到我們用火器,他們也不正面作戰,都是在各處繞著周旋。”

  張僩氣惱道:“那就派人舉著火銃,就這麼殺過去,不就能取得跟襄城伯所部的聯繫了?”

  高丕驚訝道:“這怎麼可以?”

  “為何不可?”張僩也很生氣,“你不說韃子怕火器,怎麼,前面的將士不敢往前衝還是怎麼著?”

  楊一清伸手阻止了張僩對高丕的指責,道:“張公公,是本官不允許貿然出擊的,先不論很多將士手上的火銃早已經沒了火彈,再者韃靼人在我們之間派出數千騎兵阻隔,要想逼韃靼人讓開一條缺口,至少要派出兩千騎兵以上,勢必會令我南線中軍空虛。”

  張僩這才聽明白。

  去的人少了,韃靼人不理會,可以生吃。

  去得人多,韃靼是畏懼火銃讓開一條缺口,但楊一清這邊一共才七千人,調個兩三千隻為打通一條跟李鄌之間聯絡的缺口,在楊一清看來是不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