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一十一章 妹妹不如妹夫

  “多謝陛下體諒於臣,那臣就接下來或就會擅自做一些決定了。”張周好似很不客氣說道。

  這也讓幾名太監很意外。

  之前你還表現得很推辭的樣子,又怕得罪人,又怕別人覺得你收買人心的,現在只是跟皇帝說兩句,你就如此坦然接受?

  朱祐樘道:“那秉寬你認為,首惡朱暉,應該如何處置?”

  稱呼朱暉都不稱爵位,直接以大名相稱,連幾個太監都能感覺到,皇帝已經不把朱暉當臣子看待了。

  張周道:“以其表現,瀆職是有的,至於延誤戰機什麼的,或有人不服。以此,至少應該奪爵吧。”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啊。”朱祐樘氣勢洶洶道。

  李榮急忙提醒道:“陛下,陣前殺將帥,還是在獲捷的情況下,總歸是說不過去的。”

  “嗯?”朱祐樘厲目望著他。

  李榮也很為難。

  這話明顯也不是他所想說的,旁邊有蕭敬和韋彬的壓力,李榮有時候是不得不以一個老成持重“公道人”的身份,出來和稀泥。

  張周道:“臣以為,削奪爵位,已足以震懾軍中宵小,也讓將士們知曉,無論戰事勝敗都應該勇字當頭。也是因為此戰未造成極大惡果,若是真令韃靼人在寧夏等處劫掠人畜,領兵畏戰者,萬死不能謝其罪。”

  “嗯。”

  朱祐樘之前還有殺朱暉的心思,聽了張周的話,他瞬間好像就沒那麼氣了。

  這也讓蕭敬等人鬆口氣。

  殺個朱暉,事關重大,不管跟朱暉關係好不好,他們都覺得如此做,會帶來朝廷的動亂。

  如果只是把朱暉的爵位給下了,之前覺得不可接受,現在看起來,已經算是比較不錯的結果。

  “抄家吧。秉寬你覺得呢?朕認為,應該給朱暉一個苦差事,讓他到南方去戍海疆,或者放到西南戍邊陲。”朱祐樘認真跟張周商議。

  張周道:“臣自當聽從陛下的旨意。”

  “別,朕是跟你商議,還是以你的意見為先。朕的意見你作為參考便是。”朱祐樘道,“首惡罪定重一些,至於其餘怠慢軍務的,你也酌情處置,至於那個陳涼酒,就不讓他回京城來了,本要留他在延綏等待戰機讓他一雪前恥,結果前恥未消又添新怨,京城這麼大,已經容不下這種人了!”

  張周提議道:“那不如,讓他就留在寧夏,為軍前校尉,多歷練幾年?”

  朱祐樘道:“依你的意思辦,朕不多加干涉。”

  ……

  ……

  君臣先談了有過錯之人的懲罰,隨即就是功勞賞賜。

  有關楊一清和張僩等人的問題,朱祐樘並不關心,他更關心崔元。

  “秉寬,朕一直讓永康去你府上,讓她給你賠罪,冰釋前嫌之後,讓懋仁為你做事。”朱祐樘道,“朕雖知永康她性子刁鑽,但卻也認為她並無為惡之心,只是女人的……性子使然。且懋仁的性格,朕其實一向都覺得不錯,難得懋仁娶了皇室之女,還能保持平常心到現在。”

  張週一早就知道,朱祐樘對崔元很欣賞。

  或者說是,同病相憐。

  同樣都是妻管嚴,現在朱祐樘自己走出了泥潭,眼見妹夫還在泥坑你掙扎,朱祐樘就想拉一把。

  張周道:“臣也認為,崔元性格果決,加上善待軍士敢於挑戰權威,是有將帥的風範。”

  “哈哈。”朱祐樘笑道,“倒也不至於有你說那麼好,他能立功,還不是全靠你?你給他個差事做,留在都督府裡,以後就讓他聽你的。”

  李榮提醒道:“陛下,長公主殿下到現在似乎……”

  沒說完,但意思是,你們是不是忽略了永康的存在?

  長公主可沒說要給張周服軟呢。

  朱祐樘道:“這個皇妹,若是聽了朕的倒也還好,不聽的話,崔元最近也不必回京師了,給他安排個軍職,一直停留在外,晾永康幾年,相信永康就能轉性了。”

  妹妹不服?

  就讓妹夫在外面戍邊打仗,讓你在家裡當望夫崖,等過個幾年守活寡的日子之後,你就知道任性的後果。

  不但是張周,旁邊幾個太監也都在想,這妹妹不是親的吧?

  怎麼聽這意思,對妹夫比對妹妹都好呢?

  張周道:“臣也會酌情思量的。”

  “還有知節。”朱祐樘突然想起什麼,說道,“新近由成國公上奏,說是要讓他兒子多加歷練,朕知曉成國公府是想栽培知節,讓他挑大樑。知節回京師之後,鮮有立功的機會,秉寬你也給安排一下,他的性子也不錯,與世無爭的,可能就是需要一些功名利祿來牽絆住他。”

  “嗯。”張周點頭。

  大概皇帝就喜歡那種性格隨和的,不喜歡與人爭的,只有這樣的人好像才不會威脅到皇權。

  皇帝打心眼就喜歡這種不追逐功名利祿的,甚至會主動把功名利祿相送。

  “有機會讓他上,朕也希望你身邊多幾個重情義、能辦事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