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六百六十九章 是非曲直

我已經用幫你們寫“檄文”的方式,來彰顯我跟你們一道的態度,但要是你非要讓我去跪諫,還跪那麼長時間,我是受不了的,你最好別打算我跟你們共同進退。

劉健道:“人心向背,明日便會有結果了。”

馬文升道:“你是說,此番於喬的事,朝野上下,都站在閣部這邊?”

劉健沒回答,但其實也是默認了。

在劉健看來,既然朝野上下,只有上聽處和研武堂兩個衙門,要定謝遷的死罪,別的衙門自然都是站在“正義”一邊,而自己作為“正義”的代名詞,這次就需要彰顯一下地位和號召力,以自己的實力去逆天改命。

馬文升點點頭道:“那我也只能預祝,明日一切順利了。”

說完,馬文升起身把寫好的東西交給劉健。

劉健拿在手上看過,點點頭道:“今夜要分兩批人,去找人聯名,再趕不及的,就等明日相見之後再列。明日乃是大朝,無論是文臣武臣,只要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一概都可以接納。我就不信,陛下能對朝野上下的聲音避而不聞!”

……

……

劉健和馬文升的舉動,看似機密,但其實毫無秘密可言。

作為提督東廠太監的李璋,很快就從牟斌那得知了劉健和馬文升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甚至之前李東陽找人去參劾張周的事,在廠衛這裡也都是浮於表面的。

“這個劉閣老,把自己當誰了?要跟陛下過不去?還是跟他自己過不去?”李璋聽了,也是急得跺腳。

這種事發生了,本來跟他關係也不大,但就是他當提督東廠太監的時候,朝廷這麼多亂子,皇帝肯定會認為他的監察、控制輿論,甚至是抑制這些人的事沒做好。

李璋很怕擔責。

尤其是在他即將離開東廠的時候,他自己也知道馬上要被調去西北當監軍太監了。

牟斌道:“聽說,他們還要找人聯名,按初步的估計,在京的官員,能聯名的超過二百人。如今京中已無觀政進士,若等此番春闈結束之後,能聯名的人或許更多。”

李璋搖搖頭道:“想多了,願意跟姓劉的走一道的,人還是少的。”

“公公,先前為謝閣老說話的人,可是包涵了朝中大小衙門,好像沒有一個人有不同聲音的,要不是上聽處和那位提督研武堂的劉公公,只怕這件事……還定不下來。”牟斌急忙提醒。

李璋道:“那能一樣嗎?各衙門中,本來就有不少人認為謝於喬他罪大惡極,只是要給情面,不能逆著衙門的主流意思。可眼下,卻是為這件事出面跟陛下對著來,你覺得那些有想法的大臣,會被內閣所左右嗎?”

“您的意思是……沒那麼多人聯名?明日……”牟斌也有些懷疑。

除了李璋會擔責,他牟斌同樣也會。

擔心自己職位不保的,也有他牟斌,到底現在東廠和錦衣衛也馬上要被洗牌。

李璋冷笑道:“以咱家所知,光是禮部、兵部、戶部、刑部中,就有大批的人不會依附內閣,至於參劾蔡國公,更是無中生有,什麼結黨營私的,既說蔡國公是任人唯親,那就要拿出他跟這些人親近而跟別人疏遠的證據,很多人在這之前都跟蔡國公並無任何來往,在發跡之後,你見過誰沒事就跑去見他的?”

“這……倒是沒有。”牟斌想了想,點頭認可了這說法。

“那不就是了?”李璋道,“從新建伯,再到後來的王瓊、陸完,甚至是所謂蔡國公門人的唐寅,他們見面的機會有多少?倒是安邊侯跟蔡國公之間經常見面,可你見過蔡國公對安邊侯怎樣委以重任了?這是因為親近才提拔了安邊侯嗎?”

牟斌道:“安邊侯的確是才能卓著,薊州一戰,他身為副帥,也能協助好京山侯。且京山侯等人,也並非蔡國公的嫡系,他們更多是陛下所選派出來的。”

李璋不屑道:“那不就是了?朝野上下的人,現在只對陛下負責,幾時說會對蔡國公有什麼交待的?東廠和錦衣衛也是嚴查,都沒見過他們有私下書函的往來,現在能歸為蔡國公一黨的,除了一個安邊侯,還有個勉強的唐寅之外,還真找不出第三個來了。倒是錦衣衛中,有幾人是陛下派去給蔡國公做事的,那也算是走得近的,但這些人就只是對蔡國公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