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 作品

653 燈下黑

    此中的說服力,是毋庸置疑的。

    縱然再如何多疑者,只一點便可證其話中真偽,元獻皇后當年究竟是否有剖腹取子之舉,待不久之後依祖制移靈柩入皇陵時,順道一辯便知。

    至此,眾臣已然得以打消此事真假之疑慮。

    而緊接著,一些大臣們卻又有了新的擔憂……

    突然多了個嫡長皇子,的確是個意外之喜。

    而聽陛下之意,顯然是要直接立其為儲君,嫡長子,背後有寧陽吳氏一族支撐……莫說沒有選擇了,縱然是有,無疑也是儲君的不二人選,斷無人有相爭之力。

    當下這般時局,有一個出身尊貴的儲君來安定人心,乃至借吳家來震懾各處,自然是極大的好事——

    諸事皆有兩面,有好處,便多半也有弊端。

    譬如這位殿下,而今已近要年滿雙十,大些固然有大些的好處,長得穩了,不必擔心輕易再出什麼差池。

    可這般年紀的少年,必然已經定了性——

    縱然吳家定也會用心教養,讀書認字不在話下,可一個從出生起,便被藏起來躲避各方視線的孩子,突然被推上這個位

    【】提醒各位天才們謹記本站網址: www..me

    置,他當真能擔得起大任嗎?

    成長的環境總是至關重要的。

    做尋常人自然不必挑剔太多,可對方要坐的是這世間最不尋常的位置,多得是苛刻的規則與要求。

    “不知當年定南王將這位殿下帶離京師之後,安置在了何處?此番定南王入京,殿下是否已同行前來?”解首輔詢問道。

    今日此事既已過了明面,認祖歸宗之事便該今早提上日程了。

    而當解首輔問出這句話時,那些所謂的擔憂固然存在,卻已無多言的必要。

    此事已定,多說無益,是好是壞,且走且看且盡力而為便是。

    而到此時眾官員們方才終於明白,甚少踏足京師的定南王,此番究竟為何會親自入京了——

    原是為了此事而來。

    有定南王和太后這兩位人證在,此事斷不會再有半聲質疑。

    昭真帝含笑道:“阿淵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吳家。”

    阿淵……

    再度聽到這個親近的稱呼,解首輔忽而皺了下眉。

    他似乎在何處聽到過這個稱呼……

    不及他繼續思索,皇帝帶笑的聲音已緊接著道:“且諸位多數已經見過了——”

    見過了?!

    百官聽得好奇又著急。

    而那位皇帝陛下顯然十分享受他們抓耳撓腮的模樣,由此可見是刻意在賣關子拿他們逗趣。

    身為一國之君怎能如此不嚴肅!

    眾大臣對此表示譴責。

    “陛下不說,那老臣可就替陛下說了!”江太傅笑著道:“不說早前了,不久之前在翎山皇陵之中便才見過一面的……”

    替陛下說?

    到底替人說什麼了!

    眾百官聽得愈發心癢——怎一個比一個會弔人胃口!

    這到底是在議國之大事呢,還是在茶樓聽說書先生說故事呢!

    一時間,殿內對於江太傅的討伐聲無數。

    太后不禁彎腰笑了起來。

    而有些或敏銳或大膽些的官員已然接近了真相。

    那日新帝身邊,的確是跟著一位年紀對得上的少年郎來著……

    且還同新帝一同上了香祭祀!

    解首輔也已恍然。

    阿淵……

    可不就是這麼個阿淵麼!

    他就是那日聽著的!

    面對同僚們不滿的催問聲,江太傅擺擺手:“還是要由陛下親口來說,我一個不知情的外人多得什麼嘴……”

    燕王笑了兩聲,抬手安撫躁動的眾臣:“朕來說,朕來說。”

    稍一頓,再不刻意賣關子:“這十九年來,阿淵皆是在以吳家世孫的身份示人,名為吳恙——”

    話音剛落,則滿殿譁然!

    吳家世孫!

    吳家藏人的方式,竟是叫人做了整整十九年的世孫!

    試問這誰能想得到!

    果真是最高明的燈下黑了!

    而驚詫之餘,吳家此舉的背後不免也使人深思且覺背後泛起冷意……

    一個自幼便被當作吳氏家主來教養的孩子——

    所以,吳家所謀,早在十九年前帶走那個孩子之時……便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