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23章 第 23 章

 別的東西他或許不會,但掛麵他可太熟悉了。夢裡爺爺說過,他們李家是做掛麵起家的,祖上制面的手藝可追溯到乾隆年間。清末民初時家裡還有個小工廠呢,雖然後來因為戰亂毀了,家人依舊仰仗這門手藝活下來,並代代相傳。

 到爺爺奶奶這輩,國家政策轉變,他們便開了個家庭小作坊,和麵拉麵曬面全是一家子齊上陣,親力親為。靠著勤奮努力,做出來的手工掛麵質量好分量足,慢慢在本地打出名氣,小鎮上的粉面店鋪爭相購買。

 後來積累的資本多了,小作坊一點點變成大作坊,再到大工廠,逐漸恢復了祖上榮光。又因著爺爺腦子靈活,眼光獨到,兼之趕上好時代,先後投資了餐飲、服裝、房地產等諸多行業,一步步成就總集團。

 至此,麵廠的營業額在總集團佔比已經十分微弱。爺爺卻一直保留著。他經常說,這是李家的根基。

 他們家有一項活動,每年爺爺奶奶的結婚紀念日,他們都會帶著子孫一起傳承手藝,和麵拉麵曬面。爺爺說這叫不忘本。

 雖然大伯母嗤之以鼻,堂姐不屑一顧,卻拗不過爺爺的權威,沒人敢不參加。

 他在夢裡八歲了,參加了八年。除前兩年記憶朦朦朧朧,後面幾年清晰得很,能不瞭解嗎?

 李承乾將掛麵架和一應用具畫出來,等抱春尋人做好,便吩咐常阿榮準備場地,開始動工。

 先是和麵,配以相應比例的鹽水,用力揉搓捶,反覆多次,得到光滑柔軟而有彈性的麵糰。

 接著是醒面,醒面有幾步,相對比較繁瑣。先將麵糰揉成大條盤在鍋裡保溫醒面,兩個小時後再將大條搓成小條繼續醒面,差不多大半天,也可以過上一小夜後,把小條盤繞在掛麵棍上,放置面槽內進一步醒面。

 又兩個小時,麵條醒好,就可以拉麵了。一撐二拽三要挑,將麵條拉得又細又長,在將他們插進掛麵架上晾曬。

 晾曬需要兩次。第一次一刻多鐘,麵條定型,就可以放入室內單吊。次日清早再拿出去曬兩三個時辰,等麵條乾透後收起來,切成想要的長度,一捆捆紮好,掛麵就做成了。

 整個過程需要兩三天,又要力度又要技巧,並不容易。索性李承乾理論知識豐富,常阿榮也是經常做麵食的,上手很快,兩個人互幫互助,一次成功。

 收面的那一刻,李承乾如願聽到了腦海中的電子音。

 ——叮,恭喜宿主研製出此世界新品掛麵,獎勵經驗+2000,金幣+2000。

 李承乾眨眨眼,內心無比歡喜。激動之下,他又計劃起做鹼水面來。鹼水面條與普通麵條的區別只在於和麵的時候除了鹽水還放入了微量鹼水。

 有了做普通白麵條的經驗,再做鹼水掛麵,常阿榮就熟門熟路了。若說前一次還有些忐忑,時不時問問李承乾自己做得對不對,那這回他便是信心十足。要不是李承乾非得插一手執著於親自參與,他的動作還能更快。

 三日後,鹼水掛麵出世,可惜沒有電子音。

 李承乾心頭劃過一絲遺憾,卻並沒有太失望。畢竟白水掛麵鹼水掛麵都是掛麵。系統要真一樣東西給他兩次獎勵,那這獎勵也太容易得了。

 轉眼到了五月,端陽節至。

 李承乾的掛麵終於端上桌。

 他興致勃勃介紹:“這是普通麵條,可以做湯麵,口感比較柔軟,容易煮爛,很適合小孩老人。這是鹼水面條,口感更勁道,沒那麼容易煮爛,做拌麵或者涼麵更佳。我讓常阿榮都做了一些,你們快嚐嚐。”

 見他獻寶似的,李世民忍不住道:“不就是麵食嗎?又不是沒吃過。你風風火火大張旗鼓忙活七八天,我還當是什麼驚世之物呢。一個面也值當你如此興師動眾?”

 李承乾氣急,伸手將他跟前的麵碗收走:“你嫌東西不好你別吃。”

 又是這樣,不過隨口一說,就發脾氣。這性子什麼時候能改改。李世民頭疼,暗歎,都是李淵給慣得。

 長孫氏出面調停:“好了,吃飯呢,你們父子倆這是做什麼?”

 李世民轉頭“告狀”:“你瞅瞅他這脾氣,也不知道隨了誰。”

 長孫氏挑眉看著李世民,莞爾不語,神色微妙。

 偏偏李承乾還賤兮兮道:“反正不隨阿孃,阿孃脾氣可好了。我是你跟阿孃生的,不隨阿孃肯定就是隨了你。所以你要是覺得我脾氣不好,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脾氣不好。略略略。”

 李泰李麗質就是兩個跟屁蟲,紛紛舉手:“對!阿孃脾氣可好了,肯定是阿耶脾氣不好。略略略。”

 李世民:……他能怎麼說?把鍋甩給觀音婢?那必然是不行的。所以,自己造的鍋自己背吧。

 長孫氏壓下三個孩子:“好好吃飯。”

 又將麵碗重新端回李世民跟前:“麵食二哥常吃,但承乾這回做的新式掛麵,二哥還沒嘗過呢,不如先嚐嘗再來評判?”

 觀音婢的面子他肯定要給,況且他也不是真嫌棄承乾做的東西。於是李世民借坡下驢,端碗吃麵。湯麵嘗過後又嘗拌麵與涼麵,口感如李承乾所言,一個軟爛,一個勁道,與尋常現做的麵條相比,差別不大。

 也就是這個差別不大,讓李世民更疑惑。以承乾的性子,費這麼大功夫就做倆跟原來麵條差不多,可有可無的東西?

 長孫氏輕笑:“不如我們聽聽承乾怎麼說。”

 李承乾點頭:“對!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某些人啊,什麼都不知道就來空口評判,無恥至極。”

 李世民:……你乾脆直接說這個某些人是我得了。

 “阿孃,你知道掛麵是怎麼做的嗎?”

 掛麵製作過程中,長孫氏與李世民前去觀望過好幾回,尤其是見到滿院子掛麵晾曬的情景時,兩人還調侃過:“怪不得承乾總說是掛麵,原來是掛著晾曬的面啊。”

 因此對於是如何做的,大致有所瞭解,但瞧見李承乾亮閃閃的眼睛,長孫氏仍舊很給面子地問:“怎麼做的?”

 李承乾將製作掛麵的過程娓娓道來,然後說:“尋常每回吃麵都得揉麵團拉麵,很麻煩的。有了掛麵之後,直接抽一把放水裡煮熟就行,多方便啊。而且以往揉的麵條存放不了多久,掛麵不一樣。放一年都可以。”

 李世民訝異:“放一年?”

 “對。阿耶不信可以試試。”

 李世民沉思起來。

 李承乾繼續:“掛麵不只在家可以吃,出門在外也可以。買一捆隨身帶著,若遇意外沒趕上入城,或是其他情況要在野外過夜,隨便拿個容器燒火將水煮沸,把掛麵往裡頭一放,撈出來加點醬,豈不比啃冷硬的饅頭餅子要強?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李世民眸光一閃,這麼說來,行軍打仗也合適。尤其是在大軍疾行趕路的時候,煮麵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能出鍋,還是熱食,吃了能暖和身子。

 長孫氏問道:“這麼看來,掛麵確實不錯。你可是想教給銀月村或楊家村?”

 李承乾搖頭:“他們有西紅柿,還會做豆皮腐竹,有祥表哥開拓的行商胡商的線路,已經不缺衣食了。我想仍舊拜託家慶表哥,讓他去尋訪其他有需要的人,教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