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格子兮 作品

第四十九章 未來構想

    人類的未來是什麼?從物質層面是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的。

    科技的發展,顛覆人類的想象極限。

    但是在人類的思想上,卻可以窺探一二。

    首先,思維模式不會改變。比如邏輯,先有因後有果,現象與本質聯繫,古代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因為站得高所以看得遠,當代人說看得遠是視野的切線落點遠。

    無論知識如何進步,因果相連這種解釋不會退出舞臺。

    希臘哲學家的三段論,我是男人,男人是人,所以我是人。

    現代的數學建立一個公式a∈b,b∈c,a∈c,命題為真命題。這個命題的邏輯完全一致,而且擴大了一個集合,即a=b=c,a=c。

    不要覺得這個全等於的傳遞是個廢話命題,事實上,在複雜的運算裡,他的作用遠遠大於不等於。

    解決方程,首選的便是這種等式傳遞。

    再比如,類比思維。這種東西從文學作品裡最常見,儒家講推己及人,人類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感受帶入別人。

    “檻菊愁煙蘭泣露,”人將外在的形狀相似,類比到情感相似。也許有人說這是修辭,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在認識到思維這件事之前,人類是沒有辦法確定情感是否存在普遍性的,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比喻、擬人的伊始一定帶有同向類比的色彩,只不過隨著認識的加劇而淡出。

    這種思維在現代猶然存在,譬如物理學。

    在研究天體引力的時候,人總是用數學的方式建立一個簡單的模型,將整個研究簡化。

    人類對於外星文明的認識也是,基於人類文明的類比。

    第二點人的追求不變,即對如何更好活著,人在歷史的長河裡,用時間檢驗了真善美。

    “真”對世界本質的追求,“善”對人性的追求,“美”對客體感性體驗的昇華。

    這些都是從生存概念,演化而來,除非有一天人類克服了生物規律。

    亞里士多德他的一生:他出生,他思考,他死亡。

    人的追求是因為這種時間的限定,而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歷史的風沙,讓無數先賢看不透徹,卻也吸引人不斷向前。

    當然,在時間軸上不存在完全恆定的事物,唯物哲學的三大基礎告訴我們,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人類的追求受限於物質的基礎,會有所更改。

    比如一代之道德,孔孟提出治國齊家平天下;但是到了魏晉那種風度盛行之後,一種隱士的風尚又開始抬頭;而到了明清,泰州心學延續宋代的精密思理的返照內心又成為了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