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稻草 作品

第二百章 食鹽問題

    三天後,陽光明媚,徐風拂面,李庸閒庭信步地走在華亭縣的林蔭小道上,欣賞著蒸蒸日上的華亭縣,有了海路之後,華亭縣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民生得到大幅度改善。

    “侯爺好。”

    “侯爺吃了嗎?”

    “侯爺上門來坐坐吧。”

    華亭縣的百姓看到李庸過來,紛紛熱情地喊道。

    “該上工了,大家都忙自己的去吧,別管我,我就隨便走走。”

    李庸笑道,面帶笑容,讓人如沐春風,不知不覺來到華亭小學附近。

    “人之初,性本善……”

    郎朗的讀書聲在書院裡響起,充滿朝氣,希望,這是李庸編寫的三字經,他剛到大門口,一名請來授課的先生出來,對方也認出李庸,趕緊行禮。

    “見過侯爺。”

    “先生有禮了。”

    李庸還禮,對方感激地再次回禮一邊說道。

    “侯爺編寫的三字非常適合孩童開蒙,侯爺真是經天緯地大才,在下也心悅誠服。”

    “三字經為孩子們多認識字,得到啟蒙也是好的。”

    李庸客套一句,對方卻一臉恭敬說道。

    “侯爺謙虛了。”

    李庸點了點頭,其實李庸的人才大計還在起步階段,他就是為大唐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就得從娃娃抓起。

    “侯爺。”

    一個急切的聲音傳來,李庸扭頭一看是高達,神色匆匆,面容擔憂,他知道出事了,於是迎了上去,示意到一邊沒人的地方後低聲問道。

    “大早上跑過來,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高達點頭回答道。

    “侯爺,今早負責給商城供貨的商隊說江南水災,道路難行,加上鬧匪患,海鹽無法運進來,就連齊州也受到牽連,幾處製鹽的地方遭受攻擊,用不了多久我們這裡恐怕無鹽可用,會出大亂子。”

    經歷過戰亂的高達太清楚食鹽的重要性,那可是必需品,和糧食一樣,一旦緊缺,肯定生亂,貞觀年間是不缺鹽的,鹽也還沒收入官營,民間自採自銷,產量巨大,價格便宜,沒人會囤積,可一旦緊缺的消息傳開,必然哄搶,會出大事,李庸臉色一沉,低聲說道。

    “這是要製造大亂啊。”

    “可不是嘛,我朝雖然有海鹽和井鹽兩種,但井鹽產量有限,主要靠海鹽,齊州和江南又是產鹽地,一旦沒了供應,會出大事。”

    高達提醒道。

    “暫時封鎖消息,想辦法大量收購鹽,推出限購,每戶只能購買少量,具體你根據貨量確定,價格不能漲,必須維持原價,哪怕虧損。”

    高達臉色大變。

    “這可不是一點銀子,虧起來會很多。”

    “別擔心,我來想辦法,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管,另外,江南水災,我們接下來也會缺鹽,趁著危險還沒爆發多囤積一些,將來原價推出,穩住局面,華亭不能亂。”

    李庸叮囑說道。

    “這可不是小錢。”

    高達再次提醒道。

    “照做吧。”

    李庸語氣堅定,高達猶豫了一下,想到雖然虧損巨大,但能撈取名聲,也算不錯,答應一聲,匆匆離開,李庸也匆匆離開,沒多久,李庸回到院子,一個人在書房靜坐沉思,江南水災的發生,朝廷怎麼做可以不管,甚至長安城百姓也可以不管,但華亭縣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大好局面,他不能不管,這裡可是好幾千戶人家,家裡沒鹽,誰能安心工作?沒有人安心做事,影響就太大了。

    “該怎麼做?”

    李庸指頭輕叩桌面,暗自思忖,他是理科生,但是是物理不是化學,他不會製作海鹽,要不然他早就在這邊搞海鹽場了,其他的海鹽都掌控在江南士族手上,他已經收拾過他們一會,不能老薅他們的羊毛,物極必反他還是懂的,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李庸想起曾經有個蜀商曾贈送過一個鹽礦給鄭麗婉,一直沒動,於是他頓時有了主意,推開門,對守護在附近的一名衛兵說道。

    “去跑一趟海事衙門,讓三夫人回來一趟。”

    “是。”

    衛兵行了個軍禮之後,就匆匆去了。

    李庸返回書房,仔細回憶鹽礦開採和提煉技術,鹽礦挖出來的都是岩鹽,雜質非常多,有毒,想要做成食用鹽必須熬煮、清洗、過濾等工藝,想明白後拿起筆將工藝記錄下來,很快,鄭麗婉就急匆匆回來了,她還沒開口說話,李庸就示意她坐下說話,然後給她倒了杯茶隨即說道。

    “麗婉,食鹽問題你也知道了吧?”

    “嗯,知道了。”

    餘賢說道,並不掩飾心中的擔憂。

    “放心吧,事情我有些眉目了。”

    李庸的話讓鄭麗婉心裡一顫。

    “郎君有什麼辦法了嗎?”

    李庸等的就是這句話,鹽礦開採需要人長期駐守,這個人必須有勇有謀,還得可靠,可信,武將方面他不擔心,他讓鄭麗婉回來主要是想和她一起去看看那座鹽礦,雖說這鹽礦是他們夫妻倆的,但畢竟是人家送給鄭麗婉的,他要徵求鄭麗婉的同意,李庸笑著說道。

    “嗯,還記得別人送你那座鹽礦嗎?我打算和你一起去看看,說不定有解決的方法。”

    鄭麗婉當然願意了,翌日,天矇矇亮,一支車隊悄然駛出華亭縣,順著官道西去,沒有驚動任何人,行蹤也被李庸要求封口,沒人知道李庸離開華亭縣。李庸的車隊滾滾而去,日夜趕路,十來天后,一行風塵僕僕來到南洋,在情報局租賃的山莊住下,在山莊休整兩天,隊伍恢復元氣後繼續趕路,原本李庸想走水路的,但是為了和鄭麗婉做個蜜月旅行,所以走的陸路,他們走南鄭、漢中,抵達勉縣,勉縣不大,確實交通要塞,往北可以走祁山道抵達天水,南下可以走金牛道,途經後世的廣元、劍門、梓潼、綿陽抵達成都,唐朝叫益州,那蜀商贈送的鹽礦在廣元,距離成都近千公里,路途難行,開採成本巨大,雖然面積較大,礦含量高,但對於他而言有些雞肋,所以當初毫不猶豫的贈送給了鄭麗婉,他沒想到鄭麗婉的丈夫可是有大唐最多船的一人。廣元距離勉縣走官道也就兩百公里左右,中間還有個寧強縣,沿途官道勉強可通行車輛,行走難度不大,幾天後的黃昏,車隊來到廣元,唐朝叫利州,是座中等城池,住著幾萬戶,因為官道的緣故,城池看上去還算繁華,隊伍入城後並沒有引起轟動,同樣規模車隊大家早就見多不怪,李庸一行在情報局安排的宅子住下,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各自睡去,第二天一早,李庸起來吃早飯,剛坐下餘賢就匆匆過來。

    “侯爺,打聽清楚了,利州都督姓武,叫武士彠,是四夫人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