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越嶽 作品

第483章:爭奪道統的王大爺

    王陽明嘆了口氣,將信放下後就開始思索起來。

    良久,他才重新提筆回信,對變法避而不談,對劉大夏的疑惑,卻是積極的回覆。

    兩年時間的打磨,王明陽的思想已經很成熟,他此刻於仕途上,已不甚追求,唯一想的就是將學問發揚光大。

    他這兩年也一直在同腦海中的那個“顏政”辯經,屢次參禪,最久的時候,天人神遊一個余月,人參禪參病了,卻沒有將自己說服。

    王陽明知道,這意味著他這套學說,也有很大的問題。至少不能像《顏政哲學》一般,將認識論和世界本原以及意識聯繫起來。

    他雖不認為這個黥人就是對的,可上頭論述的世界規律,卻是讓人不得不思慮一二。

    王陽明也認為,泱泱大明一直未能自強,根本在於國人不懂得什麼叫自強。

    從這一點來看,四書五經教導的自強不息,同劉大夏追求的“自強”是不一樣的。

    具體怎麼個不一樣,王明陽也說不出,這牽扯的是儒家的根本,也就是三綱五常。

    自強不息加上三綱五常,那就同黥人那種自強南轅北轍!

    一封信寫完,王陽明有些乏了,兩個僕人就侯在一旁,他們正在為煤油燈添油。

    還有十幾個學生也在屋內,他們都在翻閱著經書,一個個認真不已。

    其實,王陽明很想讓他們讀讀黥人的所謂哲學,可終歸是忍住了。

    他半躺在床上,放鬆的翻閱起黥人的《鋼鐵是怎麼造就的》。

    這部話本小說,起初他有些不屑,仔細翻閱後,才被其中的樸素至簡的道理所吸引。

    金保這曲折的人生,這堅毅的品格,無不透露出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王陽明年幼時體弱多病,一生看上去順風順水,這些年卻多次遭受巨大的變故和挫折。

    每每讀到金保對生命和苦難的態度,王陽明就頓感肅然起敬。

    可惜,這部書暗戳戳的將苦難歸於大明,將光明卻寄託在東秦,這算是一大敗筆。

    ……

    “老師,學生偶有所得,卻又更加的疑惑,能否請老師解答!”弟子李惟善、陳文學、詹惠,突然起身求問。

    王陽明放下手頭的書,坐直身子後笑道:“說來聽聽!”

    “老師,還記得您最初講的《大學》,講的是非程朱之新本,乃前朝之舊本。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與朱子所言的新民,相去甚遠!可我覺得,親民不一定對,新民反倒是更加合適!”陳文學說。

    李惟善補充道:“朱子認為,人都有光明品德,此乃天理人性,但品德再光明,都有可能受到矇蔽!明明德,就是為了光明品德,有了光明品德後,便可去引導他人,如此一來,就能讓他們也獲得這般品德,可作新民!由此,這世間萬物萬理,便能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