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100章 財政危機 紡織機器

    專利申報屬於哪個衙門,戶部尚書李志升和工部尚書張德志爭了好久。

    這是能創收的衙門,他們都想由自己管理。

    蘇河認為公司申報在戶部,交給戶部管轄專利。

    他讓李志升抽調人手,在戶部成立專利司。

    只需要一百文錢,就能申報專利。

    新專利,嚴格審核發明人。

    舊有的專利,按照先到先得的辦法登記專利。

    有爭端,讓他們去大理寺打官司。

    他們開完會議,其他官員都離開凌雲殿。

    蘇河讓妻子王文君,把家裡的藥方都申請專利,在醫生群體中宣傳,申請專利的好處。

    他同時讓鈴音,在《漢中週報》詳細準確宣傳統領府的專利政策。

    報紙找到幾個典型,宣傳他們申報專利,獲得的好處。

    《漢中週報》專門根據專利政策,做出一系列專題。

    鈴音身為漢中報社總編輯,一直在旁聽記錄會議內容。

    蘇河寫教材時,特別是語文書,就專門把標點符號和白話文語法,作為語文的重點講述內容。

    現在統領府發佈告示,都是文言文繁體字一版,白話文簡體字一版。

    《漢中週報》除了特殊內容,整版都是簡體字白話文,上面還標註拼音。

    方便購買《漢中週報》的官吏和百姓,學習簡體字。

    現在各大酒樓的說書人,都給客人讀報。

    《漢中週報》上面的內容,都會被人反覆閱讀,逐字解析。

    ……

    蘇河召集一批工匠,來到一間空曠的工廠中。

    他們面前擺放黃道婆改進的紡紗機。

    它一次性能紡三個紗錠,是現在全世界,最先進的紡紗機。

    直到一百多年後,滿清大力強化腐儒愚民政策。

    華夏的技術發展停滯,西方因為大航海,技術蓬勃發展。

    它才會被大英工人發明的珍妮紡織機超越。

    紡紗機的旁邊,是現在主流的織布機。

    蘇河想要掙大錢,除了加稅之外,只能發展工業。

    現在能發展的初級工業,就是以冶煉金屬為代表的重工業。

    還有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

    蘇河只記得珍妮紡織機和飛梭的基本原理。

    這兩項關鍵的技術,能讓紡織業擺脫手工業發展,正式進入工業化時代。

    讓蘇河仿製珍妮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他沒有這樣的本領。

    但他面前的這些工匠,他們都是最出色的一批工匠。

    有的工匠,已經制造紡紗機和織布機,長達四十多年。

    他們對紡紗機和織布機的瞭解,比蘇河要強許多。

    之前的社會,工匠沒有動力改進技術。

    他們費力改進技術,也不會被社會其他人接受。

    改進出來,很快就被人仿製,不能獲得好處。

    儒家理學還極力壓制社會的技術進步。

    社會越是一成不變,就越有利於儒家的統治。

    蘇河看著面前這些工匠,他們有的年紀很大,已經滿頭白髮。

    有的面孔稚嫩,剛剛成為學徒。

    但他們臉上,都有對爵位和金錢的渴望。

    蘇河指著紡紗機和織布機說道:

    “我今天來給你們下達任務,只要誰能研製出紡十個紗錠以上的紡織機和飛梭織布機。

    我會授予他九等勳爵爵位,賞銀幣五百兩。

    有很多人制造出來,選取效果最好的機器。

    當第一個合格的機器製造出來,我只再等三天時間,就會公佈結果。

    每個團隊最多有五人獲得爵位,獎金數額都是五百兩銀幣。

    你們可以自行組建團隊,製造這兩個機器。

    工部會為你們提供一切幫助,製造機器時,工資正常發放。”

    所有工匠聽到這個獎勵,他們呼吸都加重。

    蘇河繼續說道:“我為你們提供一點建議。

    現在紡紗機紗錠是橫著放,如果把它們豎著放起來,就能放很多紗錠,仿出更多的紗。

    現在織布機的梭子,需要兩個人操作。

    如果加上滑槽,給梭子加上滑輪,再加上彈簧,讓它可以往復運動。

    這樣應該能一個人織布。”

    蘇河把珍妮紡紗機和飛梭的原理說出來。

    剩下的事情,就看工匠們怎麼結合他們的經驗,研製出新的機器。

    蘇河又去旁邊的工廠,把肥皂弄出來,這東西製造簡單,消耗量也很大。

    現在沒有燒製出玻璃,要不然玻璃加鏡子,就能解決財政危機。

    ……

    魏大勇看著師傅魯方圓,還沒有調試好紡紗機。

    這已經是他們製作的第八臺紡紗機。

    這些紡紗機都有十二個紗錠,但它們紡紗的效果太差了,根本達不到要求。

    他焦急地說道:“師傅,你要快一些,織布機在前天,就被吳二指大爺弄出來。

    我們只有一天時間了。

    吳二指大爺已經被封為九等勳爵,他還獲得五百兩銀幣。

    他兒子拿這麼多錢,直接在工廠購買碾米機,開了一家糧食加工廠。

    要不是吳二指大爺年紀太大,他都能再娶一房媳婦。

    師傅你都三十多了,還沒有娶妻。

    要不趁這個機會獲得爵位,城裡姑娘,誰嫁給我們這些臭匠人。

    現在漢中城附近村裡的女人,眼光都高了。

    我們只能娶偏僻地方的女人。”

    魯方圓伸出手,在徒弟腦袋上敲了一下。

    他這徒弟,幹活很機靈,也很孝敬他。

    就是有一點不好,嘴太碎了。

    魏大勇摸摸頭,委屈的說道:“師傅你幹嘛打我。

    讓你找幾個人合作,你又不肯,說自己能辦到。

    現在其他團隊,他們都快弄好機器。

    機器運行無誤,他們就去申請驗證。

    有的團隊開始就沒有研製紡紗機,他們根據蘇統領的思路,研製繅絲機。

    能一次性完成多個蠶繭抽絲,加工出來的絲線質量非常好。

    速度是之前繅絲機的五六倍,還能用水力驅動。

    我們這個根本不行,總不能讓它紡麻吧。”

    魯方圓沒有與其他人合作,就是這些人,不讓他帶徒弟加入團隊。

    他聽到徒弟這麼說,呆愣片刻,突然站起身,抱住徒弟。

    “我的好徒兒,你真是師傅的好徒兒,一語點醒夢中人。

    我們直接帶著剛才那個機器去驗證。

    蘇統領繅絲的機器都要。

    咱們這地方不產棉花,但亞麻非常多。

    我們製作的紡紗機器,就是紡麻線的機器。”

    魯方圓和徒弟魏大勇,抬著機器找工部官員,進行初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