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103章 第 103 章

    思前想後,心懸了一整夜。好容易到了五更,天氣暖和起來,夜也不那麼長了,窗紙漸漸亮起來。平常自己都要送他上朝,現在身邊人不在,也不知該做些什麼。躺著腰痠背痛,不如起身吧!起來也無事可做,便在廊上站著,看天邊浮起大片紅霞,看太陽露出一絲金邊,然後沉著地、不緊不慢地,讓金芒鋪滿整座上京城。

    大慶殿前,東邊圍牆遮擋住半邊廣場,朝陽越升越高,陰影退去了,恢弘的殿宇浸泡進一片金色的汪洋裡。

    朝堂上,樞密使正奏報邊關軍情,隴右自然首當其衝,“接八百里急報,左都尉於廓州起兵,直攻西寧州。所幸遇震武軍阻攔,暫且被攔截在邊城一帶,但隴右都護府遲遲不見派兵,武康王病體未愈,隴右大軍群龍無首,再這樣下去,只怕震武軍也支撐不了多久。”

    朝議既然議到了隴右,滿朝文武難免不去尋嗣武康王,可原該赫連頌站立的位置上空空如也,今日的朝會,他並未參加。

    坐在上首的官家面沉似水,雖然知道他為什麼沒有出席,也照樣不悅。只是目下還需放出耐心來,容許他有一點小情緒,遂與樞密院商議平息隴右兵變,打算先從熙河路,調遣定邊軍馳援。

    還是杭太傅一針見血,拱手道:“遠水救不了近火,武康王自去年入冬病到今日,官家難道還不明白其中緣故嗎?說是病重,誰又知道是不是託病向朝廷陳情,欲喚回嗣王?現下隴右內鬥,不論是積石軍也好,定邊軍也好,治標不治本,派遣再多都是枉然,因為病根不在左都尉叛亂,在嗣王理應歸位。早前先帝在時曾允諾武康王,待嗣王成年便放他迴歸隴右,如今嗣王已經成婚了,連兒子都落了地,官家若是繼續阻撓,恐怕會引得武康王不滿,反倒失了隴右的心。”

    杭太傅向來說話不容情,前陣子言官奏請放歸嗣王,官家也是一拖再拖,毫無誠意可言。現在火燒眉毛了,四處調兵有什麼用,若是惹得武康王破罐子破摔,拼著不要這個兒子了,屆時隴右投靠西夏,那官家又當如何處置?

    官家自然也懂得其中厲害,但眼下正是焦灼時候,放赫連頌回隴右是必然的,他只是想在能夠迴旋的餘地下,滿足一點自己的私慾罷了。

    “這件事,朕與嗣王商議過……”

    可話還沒說完,就見廣場中路上,有個身著中單的人披髮跣足,闊步而來。

    官家頓時變了臉色,眾人察覺了,紛紛回頭張望,定睛一看來人竟是赫連頌,不由面面相覷起來。

    一路跟隨的內侍苦口婆心勸慰,無奈他絲毫不為所動,到了朝堂上,將王爵冠服舉過頭頂,高呼一聲“感念官家栽培”,便叩拜下去。

    官家坐不住了,站起身叱道:“赫連頌,你這是幹什麼!”

    殿上的人長跪著,不卑不亢拱手道:“人生貴得適志,臣不才,心念山居,難堪重任,今辭去嗣王爵位,歸還金印,望官家另覓佐君良才,臣于山林之中亦盼天下大定,萬民歸心。”然後聲勢浩大地伏叩下去,透心徹骨地呼了聲“萬歲”。

    他素衣上殿,算是徹底與官家交鋒了。先前各有隱忍,各自試探,誰也不願鬧到不可收場的地步。然而局勢有變,人心浮動,每個人都想稱心如意,那麼矛盾終究會到達頂點,有這一日,也在預料之中。

    官家冷笑起來,連連點頭,“好!好得很!你拿除爵來要挾朕,不怕朕誅殺你,要了你滿門的命!”

    朝堂上的張矩和張秩被嚇得魂飛魄散,忙出列高擎笏板向上央求,“官家……請官家息怒。嗣王年輕氣盛,難免輕狂失策,求官家看在往日同窗,和武康王的面子上,饒恕他這一回。”

    官家雖然怒火中燒,但心裡明白輕重,並不願意事情越鬧越大,便望向赫連頌道:“你荒唐,朕卻不能與你一般見識。快將冠服綬印收回去,朕就當今日的事沒有發生過,還能容你一條生路。”

    可惜,赫連頌並沒有讓步的打算,直起身道:“臣既然脫下官服走入大慶殿,就做好了被官家降罪的準備。臣與內子是結髮夫妻,今生從未想過分離,官家若強逼臣負她,那麼臣寧願不回隴右,也絕不以妾為妻,壞了綱常。內子昨日已經歸寧了,臣的決定沒有與她商議,一切都是臣的主意。若官家要懲處,臣甘願伏法,與臣妻無尤,請官家不要為難她。”

    他沒有向滿朝文武說明原委,但這番話,已經足夠令人回味了。

    當初張娘子雲英未嫁,確實傳出過官家與嗣王同時青眼張二娘子的傳聞,不過貴人與美人的糾葛,素來是美談,誰也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後來張娘子嫁給嗣王,本以為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了,結果嗣王現在又以這樣決絕的姿態闖上朝堂辭爵,字裡行間牽扯出模糊的內情來,難免讓人遐想,官家令他以妾為妻,到底是出於怎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