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49章 輕便的酒簍

    等霍惜回到蔣家,霍二淮已經與蔣家談好價錢了。

    跟之前霍二淮買的黃酒米酒等級一樣,之前一錢五分收的,現在霍二淮應承一個月至少要到一百壇以上,十斤裝的,為期一年,蔣家便給出酒價一罈一錢五分。米酒也一樣。

    雙方皆大歡喜。

    蔣家又幫他們在村裡低價收了些果酒,和醋。

    霍惜想了想,便對蔣當家蔣興說道:“蔣爺爺,我看見你們有用罈子裝的,有用酒簍子裝的,我家要那些酒簍裝的可以嗎?”

    酒罈,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只要密封好,放窖裡存百年以上都沒問題。但它重啊。

    要是買幾十壇放船上,會增加船的負重。

    但酒簍不一樣。

    酒簍是用那柳條或是桑條做的,先編成一個簍子的模樣,再在內腹糊上麻紙,塗豬血槳塗石灰糊,一層一層糊成一定厚度,等晾曬乾,成型,變得堅硬,再把柳條支架拆掉,或不拆,得到的這種盛水盛酒盛醋的器皿。

    陶瓷易碎,但這種柳條做的酒簍水簍醋簍輕巧又禁摔。很多人會在旅途中用它來裝水。就是那夜壺,漆桶,不懼油染的水物,也會用這種器皿來裝。

    用酒簍裝酒雖說要遠離火源,但它輕便啊。

    而且有些酒簍兩邊還做了提手,提著走就行,不用抱著罈子,走路都不方便。

    而且裝幾十陶壇的酒在船上,霍惜都能想像自家的船得下沉不少,得是多大的負重。

    蔣興和他兒子蔣酌等人聽霍惜說要用酒簍裝酒,齊齊看向這個被忽視的孩子。

    很是驚奇。

    “陶壇更耐放呢。”蔣興說道。

    霍惜笑笑:“我們賣與漁民和普通人家,並不需要存著當女兒酒,買來很快就喝的。不用存那麼久。輕便就行。”

    霍二淮之前沒意識到這個,聽霍惜說有更輕便的酒具,也連連點頭:“我們船上用酒簍裝最好不過了。”

    蔣興便讓夥計把酒坊的酒簍都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