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四十八章 扭轉

“但第二次的失利,則是源自於坐視觀望、按兵不救,以致喪師的主帥,當時官拜鄯州都督、洮河道大總管的當朝宰相李敬玄了。”太子李弘聞言,卻不由輕輕呀聲:“怎會是他,吏部李尚書麼?”

要知道,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敬玄;同樣也是當初高宗指定,輔佐太子監國的四相之一。雖然不算是特別親近的一位,但也還算彼此相熟;太子李弘也很難想象,不善軍略的他會領兵。

“主要是因為與另一位重臣,劉仁軌素來政見不合和多有交惡之故。”江畋這才輕描淡寫道:“再加上他主掌吏部多年,又和趙郡李氏聯宗,前後三任妻子都出身山東士族,因此在朝中勢力極大。”

“實際上已經犯了君父的忌諱和心病了,因此,當遼東軍前奉命回朝的劉仁軌,藉著備戰吐蕃之際,極力推薦他出鎮鄯州迎擊吐蕃時;也順勢得到了今上的准許。雖他力辭而不能拒,不得已到任。”

“……”聽到這裡,太子李弘卻突然有些失聲,而後才怔怔道:“父皇自有縱橫方略,發於朝堂的深謀遠慮;孤身為兒臣固然無法置評;但這因此再度橫死在大非川的萬千將士,卻是何其無辜啊!”

“孤若不知也就罷了,但已知其中干係,又怎能坐視不理呢!”然後他略顯茫然的表情,又變得堅毅起來;轉身對著江畋誠然拱手道:“相比狸生早知道這一節了,是否又有所解決和對應之道呢?”

“其實,殿下是當局者迷,若論其中的微妙變化,早已經發生了。”江畋這才抬起爪子示意他稍安勿躁:“至少新羅尚未降服,劉仁軌身負其責,短時之內不可能回到朝堂,也難以舉薦領兵之選。”

“更何況,當下東都對吐蕃用兵在即,眾將雲集之下也不會輕易用一個,不擅軍略、難以服眾的李堂老;來統轄全局了。就算最終他還是不免上位,難道身為佐副的劉(審禮)工部、王(孝傑)將軍也無能為力麼?”

“更何況無論是當下軍中效力的副將契力何必,還是中郎將黑齒常之,都是當世難得的悍將;得其一足以挽回一路的局面,若是二者能夠齊心協力、竭盡所能,未嘗沒在關鍵時刻反敗為勝的機會。”

“關鍵,還是看殿下本身,願意在其中承當多少風險和干係,又願意為改變原定的結局,而參與和干涉到什麼程度呢?”江畋說到這裡,眼神幽幽的看著他道:“畢竟歷史正在改變,未來也更加莫測。”

“殿下此時還活著,就是全天下最大的一個變數啊!更別說,那些因為殿下的一念一言,就徹底改變了命運和未來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