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索倫新兵

    九月下旬,五條滿載乘客的大型內河機帆船從黑龍江城一路東行,終於抵達了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會合口東岸的伯力鎮。

    “嘟~~嘟~~”

    “所有新兵注意了!下船!上岸後列隊站好,不得隨意走動!”隨著軍官的大聲命令,五條船上的二百多新兵開始陸續下船列隊。

    這是盛海舟應王遠方的命令,從黑龍江城到呼瑪爾一帶招募的第一批新兵,也就是索倫兵。其中有一小半人都是當初清軍從黑龍江城撤退後留下的傷兵,經過北海軍軍醫的治療後,基本上都已經痊癒,一個個又變得龍精虎猛。

    鄂溫克新兵溫岱先是檢查了一下自己的隨身揹包,確認裡面的東西一樣不少,這才將袋口扣好。前面的人還沒走完,船篷裡有點亂;溫岱等身邊的戰友起身了,這才將揹包挎在肩上,站起身來。

    走出油布遮蓋的船篷時,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在了溫岱的身上。不過溫岱一點兒都不覺得冷,相比遙遠的黑龍江上游,他覺得這裡已經暖和多了。

    等溫岱的雙腳踩上碼頭,熙熙攘攘的人流頓時便映入眼簾。喧鬧景象讓新兵們看的目不暇接,以前除了每年去黑龍江城繳納人頭稅,他們還從沒見過哪個地方能有這麼多的人。

    “這,這也太熱鬧了!”

    列隊完畢的新兵們在軍官的帶領下,保持著還算整齊的隊形,前往碼頭東側兩裡地外的兵站休整、吃飯。到了下午,他們還要乘船繼續往南;順烏蘇里江南下,越過興凱湖,經尼雅林必拉河,轉道勒富河,最終換乘陸路交通工具抵達北海鎮的訓練基地。

    路上的人流看到幾百名北海軍列隊而來,紛紛讓開道路,一臉豔羨的打量著這些吃“朝廷”飯的人,品頭論足。在這些人裡,有赫哲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費雅喀人、漢人,甚至還有幾個留著月代頭的島國人。

    原清廷流放犯,現北海鎮民政部駐黑龍江城辦事員李弼,作為隨隊的滿語翻譯,穿著一身沒有臂章和胸牌的草綠色防寒服,戴著的頂耷拉著護耳的綠色棉帽,溜溜達達的走在了隊伍的後面。

    在一家小酒館裡,幾個穿著獸皮裝的錫伯人正在聽著電喇叭裡傳出的戲曲,咿咿呀呀的模仿著。李弼聽到後,展顏一笑,也不禁搖頭晃腦的哼唱起來。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就往西行。亦非是馬謖無謀少才能,皆因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

    跟那些新兵不同,李弼這次只是順路,兼職擔任翻譯,屬於軍隊臨時徵調。由於他這一年在黑龍江城配合郭大路治理的井井有條,經郭大路報請民政批准,李弼被准許前往北海鎮中心醫院,做疤痕手術,消除他臉頰上的刺字。

    接到通知時的李弼淚流滿面,竟衝著北海鎮的方向磕了三個頭,以示對趙新的感激之情。伴隨了自己多年的恥辱終於能夠擺脫,以後再沒人會盯著自己的臉頰看來看去了。

    此刻他的臉上已沒有了以往的愁容和陰鬱,一邊走一邊笑眯眯的打量著道路兩側的鋪子和攤位,心情非常之好。

    李弼聽郭大路講過,他現在所在的這座新興城鎮,將是北海鎮在黑龍江下游最重要的水陸樞紐,連通著黑龍江上下游和烏蘇里江。同時,計劃中的鐵路也會在江對岸修築,一直連通到璦琿城。

    鋼鐵鋪就的道路啊!李弼當初聽了郭大路的大概描述,頓時心馳神往,真想早日見到完工的那一天。

    由於與鐵路有關的各類配套工廠必須提前在黑龍江城和伯力鎮興建,所以從北海鎮生產出來的設備和大批工程物資先要運抵伯力鎮,其中一部分還得向黑龍江城轉運,因此這裡每天南來西去的運貨機帆船絡繹不絕。

    尤其是現在臨近入冬,物資的調運任務更加急迫,再加上從各地趕來貿易的邊民,眼下黑龍江水路交通的繁忙程度都快趕上大運河了。碼頭上一條條等待的平底機帆船在裝滿貨物後,便會發出“突突”的馬達聲向西而去。

    從去年開始,在北海軍佔領了寧古塔和三姓城之後,清廷與整個黑龍江中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的水道和陸路交通徹底中斷,這也同時意味著滿清在外東北施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賞烏林”制度宣告瓦解。

    賞烏林雖然沒了。然而“以物易物”貿易還得繼續保留,否則整個黑龍江中下游的邊民將難以生存,於是滿清每年對邊民的“大額財政補貼”便轉到了北海鎮的頭上。

    去年六月,由沈敬丹負責的貿易部門派出幾十名辦事員,在北海軍的護送下,攜帶大批物資前往奇吉湖畔的德楞恩木城。通過易貨貿易的形式,向外東北各鄉村部族廉價出售了大批他們急需的糧食、布匹、綢緞、棉花和針頭線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