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索倫新兵

    這一下,各姓各村的邊民們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他們還是以朝貢的方式向北海鎮進獻物品,希望獲得賞賜。

    然而令各地邊民感到意外的是,北海鎮的“官差”明確表示,從今以後將不再實行進貢賞賜的方式,而是採用易貨方式,公平交易。貿易部下屬的北海商社收購邊民帶來的各種山貨,然後再向邊民出售各類生活物資。

    因為劉勝的老婆是赫哲人,所以來自巴爾克村的村民很容易便接受了這種方式,並迅速在邊民中推廣開來。不過令一些邊民感到鬱悶的是,他們以往用來進貢的海東青眼下沒人要了。

    然而令邊民們喜出望外的是,那位趙王通過貿易方式給他們的貨物,居然比以前滿清給的更多。

    另外,那些原本為了糧食和錦緞的賞賜,不遠千里從苦葉島而來的費雅喀和阿伊努人,因為北海鎮在苦葉島上已經有了多處據點可供貿易,所以來的人已經很少了。

    況且雷神號和驚雷號每次去苦葉島那裡加油,都會帶上一批生活物資,對沿途的村鎮進行補給,因此庫頁費雅喀人和阿伊努人便很容易從那些村鎮中換得需要的商品。易貨也行,沒貨就幹幾天零工,挖個煤、砍點樹、幫著修修路,怎麼都能賺到錢。

    最讓邊民們感到驚喜的事,莫過於北海鎮提供的貨物里居然有一種神奇的“白鐵鍋”,這種鍋既能跟鐵鍋一樣燉煮食物,而且還十分輕便,與自己家中那些破舊而沉重的鐵鍋好上一百倍啊一百倍!

    在以往的“賞烏林”貿易裡,清廷對鐵器的輸出極為嚴格,除了針以外,任何鐵器都不會賞給邊民。實際上,滿清是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保持外東北的安定,以免後院起火。要知道努爾哈爾和皇太極在收服外東北各部野女真的征討中,屠殺了太多的邊民。

    趙新也不希望這些邊民在獲得了鐵器後改鑄武器,於是便推出了鋁製品。話說另一時空一噸鋁板才一千多塊,買上幾百噸光是鑄大鍋的話,估計能用上幾十年沒問題。

    貿易部門的人在去年的“外東北貿易大會”上跟各地邊民宣佈,下一年的貿易大會將會在伯力鎮舉行。為了方便大夥前往,還將專門開通從德楞恩到伯力鎮的內河客運航船,順流一天就到,返回需要兩天。

    於是今年從六月開始,每天都有邊民攜帶著大包小包的貨物,坐上突突轟鳴的內河航船去伯力鎮進行易貨,更多的則是駕著裝滿貨物的快馬子船和獨木舟來到這裡。

    從六月到八月的兩個月時間裡,伯力鎮的江岸上停滿了密密麻麻的獨木舟和快馬子船。最多的時候,鎮子內外聚集的人數超過了萬人,盛況空前。

    那時候,夜晚江岸上的篝火映亮了天空,赫哲人的伊瑪堪歌聲此起彼伏,就跟後世電影《劉三姐》裡的賽歌會一樣熱鬧。當時身在小白山前線的趙新聽說後,悠然神往,便決定明年一定要去看看。

    眼下雖然快入冬了,可在伯力鎮新修建的大市場裡,依然有從黑龍江下游趕來的鄂倫春、赫哲、費雅喀人在出售著自己帶來的商貨,希望在賣個好價錢後,換些過冬的生活物資。

    谷主</span>這裡有秋天從山裡採摘的松子、榛子、蘑菇等各種山貨;有的炮製好的魚毛、魚乾、各種肉乾,以及赫哲女人們巧手做出的皮革製品、鰉魚骨掛件;還有大如黃豆、小如米粒般珍稀的東珠、野山參、鹿皮、熊皮、狐狸皮、獾皮等等,琳琅滿目。

    這些商品有的會被北海商社收購,運往富爾丹城或是北海鎮銷售,而有些則是在邊民內部完成交換。

    伯力鎮大市場內的“北海商社”是本地最大的從事民間貿易的實體,裡面出售著邊民需要的糧食、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各色棉布、綢緞、鋁製廚具、漁網魚線以及由北海鎮生產的鋼製五金工具。

    別急,鋼跟鐵可不一樣。邊民有能力熔鐵,可對鋼卻是無能為力。

    也正因為如此,商社內還出售做工精良的鋼製短刀、帶有鋼製箭頭的羽箭。雖說很多邊民獵人看著眼饞,不過想買這些必須是在本鎮定居的住戶才可以;購買時不光要有人擔保,而且還要登記在冊,以便本地的治安警不定期上門檢查。

    除了大市場,最受邊民歡迎的就是北海鎮中心醫院在伯力鎮開設的醫療點。眼下北海鎮的醫生和護士們已經在邊民中口口相傳,被譽為“白衣神使”;那些以往難以救治的風寒雜症和外傷,只要去了伯力就會藥到病除。許多邊民家中的幼子,因為北海鎮的醫藥而免於夭折。

    如此一來,來伯力鎮周邊定居的邊民越來越多,混同江南北兩岸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定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