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身心和世事

    “自朝廷,哦,自韃虜入關以來,東南沿海的江寧、杭州、京口三處,便是江南的腹心地帶。當年“薙髮令”一下,各地義民反抗此起彼伏,可最後卻是屍山血海。”

    趙新的書房裡,江藩拿著一根長木棍,對著掛在牆上的全國地圖侃侃而談。趙新則抱著雙臂站在對面,抬頭看著地圖。

    “順治十六年三月,國姓爺會同張蒼水再次北伐,攻鎮江、瓜洲,直取江寧。其間或招降、或克復,凡得府四、州三、縣二十四,江南各地無不響應。然蘇松總兵梁化鳳夜出神策門,破白土山,導致合擊兵敗,韃虜方才保有江南之地。

    自乾隆二十二年起,江南各地已經再無反清之士,朝局穩定,此時若繼續在江寧周邊這塊狹小區域保留江寧、杭州、京口三名駐防軍將已無必要。然隨之裁撤,導致江南腹心兵力空虛。

    藩以為,若取江寧,則江南唾手可得。而江南事關清廷財稅漕運,一旦丟失,其社稷必亡。”

    趙新聽了點點頭,示意對方繼續。他已經注意到江藩稱滿清為“韃虜”,不過依舊是面無表情。

    江藩原本信心滿滿,覺得自己陳以厲害,北海軍可揮師直取江南。即便是滿清拼死搶奪,以北海軍的戰力,清廷也贏不了。

    然而他看到趙新毫無反應,不禁有些內心揣揣。於是手中的木棍繼續在地圖上游走。

    “就北方防線而言,自山海關至涼州一線不僅是京師的屏障,也是戰事爆發,從北部邊疆各駐防點調集兵力向南、向西作戰的必經之路,而京師正是這一通道上的樞紐所在。”

    江藩放下木棍,向趙新建議道:“藩以為,北海軍應兵分兩路,南北出擊,北取京師,南攻江寧!如此,天下唾手可得。韃虜必將如元順帝,逐亡於漠北。”

    趙新聽完,點點頭,隨即示意江藩回到桌前坐下,他自己則假裝那麼回事的樣子沉思片刻,像是在反覆斟酌。

    江藩為了今天的這番話準備了好幾天,他覺得自己和段玉裁、洪亮吉三人商討出來的謀略肯定能打動趙新。有了他們八個人,就能撬動整個江南文壇的半壁江山,到時候自己這些人振臂一呼,至少江南各地必將傳檄而定。

    過了半晌,只聽趙新問道:“子屏,你將滿清稱之為韃虜,是打算留在北海鎮麼?”

    江藩拱手道:“江某正有此意。”

    “那麼,你在揚州的家人怎麼辦?都接過來?要知道那位乾隆爺可是個小心眼,如果知道子屏投靠了我們,他一定不會放過你家裡。”

    “呃,此事還得拜託趙王。”

    趙新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好奇的神色,繼續問道:“那麼你想從事哪方面的事務?民政、工廠、貿易?還是軍事?”

    江藩道:“江某不才,願在趙王鞍前馬後,贊畫軍務。”

    “哦!”趙新皺了皺眉頭,看的江藩心裡打鼓。

    “趙王可是覺得江某才疏學淺?還請示下。”

    “不是這個。我覺得你看事情很有大局觀,能從整體上考慮問題,而我其實也正需要這樣一個幫手。”

    江藩聽了心中一喜,這是要先抑後揚?

    趙新喝了一口茶,藉以整理措辭,繼續道:“進入軍隊系統,那就必須按軍隊的規矩來。不論什麼人,都要進新兵營訓練三個月。而且還得下部隊,這樣才能熟悉北海軍的體制和作戰特點。”

    “當兵?”江藩愣住了,臉色漸漸漲的通紅。

    《道德經》上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明太祖朱元璋有句話說的很直白,他說“國家用兵如醫之用藥,蓄藥以治疾病,不以無疾而用藥。”

    而自古文人對於軍人的態度,可以用《三國志》上的事例說明。話說張飛登門拜訪劉巴,想借宿來攀交情。結果劉巴根本不鳥他。於是張飛就不爽了,便跟諸葛亮抱怨。於是諸葛亮就對劉巴說,張飛雖然是個武人,不過他很是敬慕你啊。主公現在整合文武,以定天下大事,足下你雖然天資天素高亮,也應該對他客氣點,不應該拒絕好意。劉巴怎麼說的?大丈夫處世,當結交四海英雄,我跟一個**有啥可談的!

    在古人眼裡,軍人跟英雄沒關係。北宋的時候韓琦怎麼說的?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

    相較於明代文官集團鄙視軍隊,清代還好一些,因為八旗兵和綠營不是同一個體系,且又因為滿人政權是以武立國,文人就算再看不起綠營,也不敢在八旗將官面前放肆。

    趙新讓江藩這樣一個才高八斗的士子去當兵,要不是經過這些天的交流,對趙新的說話風格和為人有所瞭解,江藩一定會以為對方在侮辱自己。

    “對。其實你不知道,一開始我也一樣,每天早上跑圈訓練。”趙新笑了笑,繼續道:“每次我給北海軍的軍官們上課,只要入了軍營,一樣要每天出操。北海軍裡,不分職務高低,誰都躲不掉。而且,我們提倡的是‘官兵平等’,不能隨意打罵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