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七百三十三章 生平報國堪憑處

看到對方臉上不自覺露出的驚訝,趙新微微一笑,接著又拋出了一顆炸彈,將劉大觀徹底震傻。“和倉山居士一起去北海鎮的,還有甌北先生。想必劉先生聽說過吧?”

劉大觀怎會不知道趙翼,那是他為官甚至是人生的楷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後者曾在廣西鎮安當過兩年知府,只不過比他早了十幾年。他當初到任鎮安府的天保縣時,當地百姓仍對趙翼懷念不已。

話說趙翼原打算等北海鎮和李朝的邊界談判結束再走的,誰知一等就等到了入冬才回去。要不是袁枚提前回去替他跟揚州安定書院打了招呼,書院上下還以為他出事了呢。

之後趙新問了一些劉大觀在廣西任上的事,後者一聽是這,隨即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談話中,趙新多次問及南寧府、思恩府、鎮安府的情況,劉大觀只對廣西西部的鎮安府很熟,其他幾個府撿著自己知道的說了。

兩人說著說著就過了中午,劉大觀也是餓了,肚子不爭氣的響了起來。趙新有些不好意思,趕緊吩咐備飯。外面的警衛都等半天了,忙不迭的將四菜一湯端了上來。劉大觀一看,兩葷兩素,菜式很普通,惟有一個番茄蛋湯不認識。

“王將軍,請恕劉某孤陋寡聞。此乃何物?”劉大觀用湯匙舀了一口,感覺味道不錯。

“西紅柿,番茄。”趙新看對方還不明白,想了想又道:“番柿總聽說過吧?”

“哦,好像在哪本書上見過。”

中國人吃西紅柿的歷史其實不長,雖然從明代天啟年就引進栽種,但一直都是觀賞植物,直到另一時空的清末才開始食用。而且這年月栽種的觀賞性西紅柿,跟後世個大飽滿的那種根本不能比。北海鎮吃的西紅柿,是趙新從另一時空帶來的種子;具體到部隊,都是自制的罐頭。

席間趙新突然想起件事,等劉大觀吃的差不多了,便好奇的問道:“劉先生,我聽說如今京城候選的官員都視關外為險途,根本沒人願意來,你怎麼敢來開原上任?”

劉大觀不禁一愣,他放下碗筷,沉默片刻,長嘆道:“不怕王將軍笑話,劉某來此上任,原本就是打算找機會投靠趙王的。誰料你們打開原勢如猛火,還不等我找到機會聯絡,你們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這下輪到趙新愕然了,一番詢問之後,他這才明白怎麼回事。

先前不是說劉大觀丁憂期間外出遊歷麼?也正是這次江浙之旅,讓他看到了滿清鼓吹的盛世外衣下,掩蓋的是一幅血淚斑斑的畫面,隱藏著難以拯救的危機。

揚州本是富商大賈聚集之地,然而面對滿清大廈將傾的危急關頭,鹽商和官員們依舊以奢侈為尚,競相奢麗,婚嫁喪葬,堂室飲食,衣服輿馬,動輒費數十萬。他們揮霍錢財,一擲千金,治園林庖廚,傳教歌舞,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無論是官員還是胥吏,廉恥喪盡,唯貨利是趨,勒索百姓,層層盤剝,官商上下其手,互相勾結。可謂人慾橫流,滿目汙濁。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陷入不能自拔的沉思苦想之中。

劉大觀到了揚州後,首先就是去安定書院拜訪趙翼,講出了自己的困惑。當時趙翼聽了也是感慨不已,還把自己這些年的詩作拿給他看。劉大觀看過後,才明白對方也處於困惑與彷徨中,甚至比自己還嚴重。只不過經過了一番痛苦的反思之後,趙翼已經斷了出仕的念頭,視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以文潤身,以文補世,以文鳴世,而不願再廁身於名利富貴,隨波逐流。

然而劉大觀不是已經六十多歲的趙翼,他當時還不到四十,總不能就此回鄉歸隱吧?《左傳》上講“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他的滿腔抱負還沒實現呢!

作為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劉大觀自幼受儒家傳統思想的薰染,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不可能超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倫理總綱的要求。然而朝廷這個糟爛樣,他一個拔貢生出身的下級官員,能怎麼樣?

當他得知汪中、劉臺拱、洪亮吉、江藩等人已經舉家出逃,投奔了北海鎮後,心中的震驚難以言表。因為長期在廣西為官,他對北海鎮瞭解的不多。他搞不懂為什麼這些曾讓他仰視的人,要投奔被朝廷稱為“妖孽”的悍匪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