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七百八十九章 江南倏忽風波起

李睿的回信裡雖然談不上有什麼侮辱之詞,可字裡行間的語氣卻是生冷強硬。時間、地點直接給定好了,而且還是過時不候。

嘉慶對此只能暗生悶氣,當下最要緊的就是確定談判的人選。而且此去不光是談判,還要代自己前往盛京拜謁皇陵。

其實人選他早就想好了,排在首位的就是儀親王顒璇。

說實在的,顒璇在和珅作亂當日的表現,令很多人對他刮目相看。誰也沒想到,這個平日沉湎酒色、性行乖戾的皇子,居然有如此魄力和手腕。很明顯,顒璇這些年的所作所為,都是韜光養晦裝出來的。

能在人心惶惶混亂之際,以皇子和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杖殺數名太監,迅速穩定了紫禁城內的秩序;敢於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強行啟用軍機處印信調兵護駕。

雖然事後顒璇上了請罪摺子,並且除了按制進宮到乾隆柩前哭靈,其他時間都是閉門不出,可嘉慶對這個年長14歲的哥哥還是起了忌憚之心。他曾捫心自問,當時要是自己在場,未必能像顒璇一般雷厲風行。

嘉慶倉促繼位後,兄弟倆曾進行過一次私下談話。在確定了顒璇沒有野心後,嘉慶隨即下旨晉封其為和碩儀親王,命總理吏部事,清除和珅黨羽。

排在第二位的,是42歲的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松筠,此人曾任庫倫辦事大臣,和沙俄方面就貿易中斷的事進行了多年談判,不落下風,深得乾隆嘉許。

第三個是內閣學士兼禮部左侍郎富俊。此人是蒙古正黃旗,今年45歲。他是乾隆四十四年的翻譯進士,曾在理藩院呆了好些年。

清代的翻譯進士是一個特殊群體,源於清初的八旗科考,設立於雍正初年,只允許八旗滿洲、蒙古士子參加,也是童、鄉、會試三級科考體制。

因為滿人漢化嚴重,通曉滿語的人才稀缺,再加上考試的內容都是滿蒙文,導致翻譯科舉每屆取中的人很少,多的時候三四十人,少的只有十幾個。

翻譯進士通常都會得到重用。一般會派往理藩院磨鍊幾年,然後再進入內閣,成為內閣中書或貼寫中書,負責用滿蒙文字抄錄內閣檔案;之後就會被派為駐外的辦事大臣、駐防將軍、尚書,甚至高居內閣大學士。

最後一人則是兵部侍郎玉保。此人今年也是42歲,正黃旗,而且還是乾隆四十六年的進士,在軍事上很有見解。

看出來沒有?嘉慶找的人都是年富力強的滿蒙大臣,一個漢人也沒有。現在他除了朱珪、董誥、王傑、劉墉等寥寥數人,基本上已經不信任其他漢人大臣了。現在各地的封疆大吏即便有漢人,那也是出自八旗漢軍。

這事其實很簡單,滿清要西逃,能捨家拋業的跟著走的漢臣有幾個?與其相信這些人,還不如相信老母豬會上樹。

就像禮部尚書紀曉嵐,雖然他年屆七十,每天仍能吃十幾斤肉,而且體力還挺不錯,可河間紀家能跟著朝廷舉族西遷嗎?

再有就是劉墉。嘉慶固然不懷疑劉墉本人的忠心,可諸城劉氏家族呢?前不久尚虞備用處接到從山東發回的密報上說,北海軍拿下青州府後第一批接見的地方士紳裡,就有劉家的人。

乾隆在世的時候曾多次對嘉慶語重心長的提及,一定不要忘了八旗滿洲才是國家根本,謹防漢人陰柔狡奸積習浸淫。漢人可以用,但要有制衡,要時刻提放。

清廷很清楚趙新那個“前明趙王”的稱號是多麼的荒誕不羈,可這個名義對漢人,尤其是對江南士林的影響力還是很大。歸根結底,就是汪中那些人不斷地替他鼓吹背書,還到處散佈流言。

好吧,一想到汪中、劉臺拱、洪亮吉、江藩他們八個,嘉慶就氣不打一處來。對了,如今又加上了袁枚和趙翼。

九月中旬的時候,江蘇按察使布顏在密摺裡奏報的一件事引起了嘉慶的高度警覺,那就是袁枚和趙翼在去年的七八月間居然同時消失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