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一地雞毛



            巳初一刻,來自京口駐防八旗的兩百甲兵在成策的命令下,分成左右兩翼從幹河沿向隨園壓了過去。當他們走出五十步後,另外兩百名甲兵也尾隨了上來。

與以往八旗兵作戰方式不同的是,走在最前面的,是五十名人高馬大的甲兵,他們每人推著一輛江南地區常見的獨輪推車,車架前方綁著一張厚重的八仙桌,上面還蒙著好幾層棉被。

很明顯,這些“楯車”是專門用來抵擋子彈的。當綿恩知道隨園裡來了十個不明身份的人,對北海軍武器頗為忌憚的他便想到了這招。

這種類似於另一時空的“土坦克”,其出現還要追溯到七年前清軍在寧古塔對北海軍發動的夜襲。那場挑著棉被的偷襲雖然失敗了,可在事後還是引起了福康安的注意。

他讓手下親兵找來棉被和門板,用水打溼後進行反覆試驗,為模仿北海軍武器的威力,還動用了俗稱為“二人抬”的贊巴拉克重型火槍,在二十步的距離上抵近射擊。經過多次試驗,發現要在門板上至少覆蓋五層浸水的棉被,棉被之間還要覆蓋泥土,如此才能打不穿。

為了解決輕鬆移動的問題,工匠們又找來獨輪車,將兩扇門板固定在車架左右兩側,中間再用一塊橫板連接,以遮擋後面推車的人。如此一來,這玩意就變成了一輛小型楯車。

福康安在觀看射擊效果後認為此法可行,便在軍中批量製作,同時還將此事寫在了奏摺裡上報乾隆。

其實清軍在努爾哈赤時代就大量使用過楯車,當時也叫“牌車”。根據明人範景文編纂的《戰守全書》記載,後金所使用的楯車是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對當時明軍的火器具有較強的防禦力。當年後金率軍攻佔瀋陽,楯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朝滅亡後,隨著清軍裝備了越來越多的火器,戰術也演變成了排隊槍斃加騎兵包抄。而到了康熙親征噶爾丹,楯車就徹底退出了清軍的武備編制。

福康安雖然搞出了獨輪楯車,可它在之後歷次對北海軍的作戰中顯得很是雞肋。小規模的作戰要用它得看地形,山地和密林用不了;大規模作戰裡固然能擋住北海軍的步槍子彈和手榴彈飛濺的彈片,可遇上機槍大炮也是白搭。

在綿恩看來,十個北海鎮的人肯定不會有大炮,頂多就是連子快槍,用楯車正合適,於是他讓滿城的工匠連夜打造楯車。不過工匠們用的是江南地區每家每戶都有的八仙桌,畢竟大冷天拆門板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來自京口的八旗甲兵們一開始都前進的十分順當,他們小心翼翼的穿過了隨園內的幾畝菜田,在檢查了附近的幾間茅草屋後,發現都是人去屋空。可能是走的匆忙,火盆裡的木炭還有餘燼。幾隻來不及帶走的雞在籬笆圍欄裡來回走動,發出不安的咯咯叫聲。

在菜地的西面,就是被稱為隨園二十四景之一的“群玉山頭”。說是山,實則就是一片遍植梅花、玉蘭和牡丹的大花園,在其西側矗立著一道由太湖石堆疊而成的“山”。

在這片花園的北面,有一道竹子交叉紮成的一人多高的籬笆牆,一直延伸到西北方向。牆的北面,是通往袁宅內室的大門;而沿著竹牆西北側的下坡路往南走,便可進入南面的桃花堤。

獨輪楯車進入花園就不好走了,原本隊形有序的甲兵們也分散成了這邊一群,那邊一夥。正當十幾個甲兵來到北面的竹牆下,試圖將其推倒時,就聽空中由遠及近傳來了一陣嘈雜的嗡嗡聲,聽上去就像是來了一大群蜜蜂。

可是眼下都初冬了,哪來的蜜蜂呢?

甲兵們的目光透過光禿禿的樹枝,朝天上望去,就見從西邊飛過來一個外形怪異的灰色物體,就像個八爪魚一樣。當它飛到甲兵們的頭頂時便懸停不動,此時幾個眼尖的傢伙注意到在灰色物體的下面,還掛著幾個卵型的東西。

“天爺啊!那是什麼?”這些在江南生活了幾十年的八旗兵哪見過這玩意啊,都驚訝的呆住了。

“是竹蜻蜓吧?”

“胡扯!你見過這麼大的竹蜻蜓嗎?還能發出怪叫!”

“怎麼不能?下面做個哨子就行,我給我兒子還做過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