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的問題

    “哦?”趙新掏出煙,發給了陳青松一支,兩人點上後,這才問道:“怎麼說?”

    陳青松道:“小農經濟下的生產方式和咱們這裡有本質上的不同。我下午跟他們當中挑了十幾個人大致聊了一下,當我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麼種地之後,我感覺這個人身依附制還得保持一段時間,否則一旦大撒把,這片黑土地就得讓他們給禍害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個時代的河南之所以窮困,水旱災害固然是一大原因,可是陳青松以前想象中的吏治腐敗、地主欺壓的問題根本是主要問題。河南流民之所以窮困,有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農業生產技術太落後了!

    整個十七到十八世紀,由於河南境內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當地農民基本上處於仰賴天收的狀態。而水旱多發的現實情況,註定了靠天吃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偶爾有幾年調雨順,已經是難得的豐收之年。

    對這些河南來的流民而言,靠天吃飯恰恰是他們習以為常的農業生產方式,必須通過強制手段給他們糾正過來。

    陳青松通過和流民代表的交談,瞭解到這些人之前在農業生產上採取的是粗放經營。主要問題是耕種做業不重農時,不重視施肥;播種之後,不懂經營土地,坐等天收。

    一個字,懶!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吧。我問他們每年秋收後是怎麼耕地的,結果竟沒一個人知道秋收後要耕地。這幫人告訴我說,他們秋後從來不耕地,都是到了春天才開始。”

    “啊?”兩年耕種下來,即便是趙新這個不懂農業的人,現在也知道秋收後要抓緊土地翻耕,俗語所謂“秋翻深一寸,頂上一茬糞。”

    陳青松無奈的搖頭嘆道:“這個情況十分普遍。種地不按天時,又不按物性,連積糞肥都懶得幹,能種好地才叫新鮮!老話都說‘耕不厭鋤’。我問了許多人,他們之前普遍栽種的是穀子和高粱,小麥很少。

    種這些作物,按說開春最少要鋤三遍地,有草沒草都要鋤。結果我一問你猜怎麼著,他們最多鋤一兩遍完事,有幾個從舞陽來的人說他們從來不鋤地。我一聽都驚呆了!”

    趙新驚訝道:“我去!這特麼也太懶了!”

    陳青松道:“還有更懶的,簡直讓你哭笑不得。”

    一個來自臨漳的組長對陳青松說,他們那的農戶開春犁完地、播完種,就坐等夏收,澆水施肥什麼都不幹。要是遇到天旱就等下雨,連水都不帶挑的。陳青松當時聽了,整個人都懵了。這是中原地區啊,還有這麼種地的?

    那個臨漳人當時解釋說,河南這些年動不動就發水災,水災過了就是旱和過螞蚱,任誰來伺弄這地也不行。一來二去,那些好的莊稼把式都遷走了;而當地留下的農戶,好多莊稼活他們也不會幹,漸漸就變成了單靠老天爺賞飯吃的狀態。

    “我問他們官府有沒有興修水利,方便田地灌溉。他們的說法是,滿清朝廷,哦,也就是河道總督衙門,每年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黃河的修護上,至於其他十幾條支流,根本沒人管。所以只要雨水一大,有的河流就會決口。”

    對中國曆代官府而言,黃河的修護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滿清也是一樣。康熙和乾隆甚至還多次視察。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關注在黃河上,對於河南境內其他十幾條河流的水利修整就完全忽視了。所以即便境內河流眾多,但能及時提供灌溉的卻很少。

    趙新道:“這就屬於惡性循環了。一遇災荒,河南農民就開始向周邊省份遷移,要麼是租種地或者墾荒,要麼就是另謀他業。農業技術人才流失殆盡,生產就愈來愈落後。”

    陳青松道:“除此之外,即便是沒有災荒的年份,他們的開荒方式也是問題不少。你知道他們怎麼開荒的?這些人入山開荒,把大樹砍倒,樹幹扔在一邊兒,枝杈反倒砍下來做曬乾做柴火,樹葉曬乾了燒成草木灰當肥料。這樣只知種植不知保墒,沒幾年一座山就給徹底毀了。”更新最快 手機端:

    趙新聽了也是愕然。照這個路數,三江平原沒幾年就得土質沙化。

    歷史上經歷了康雍乾三朝的河南,由於沒有戰亂,人口得到了較快增長,可人均耕地面積卻在不斷下降。加之糧食畝產量較低,很難滿足人們基本的糧食需求,以致於人地矛盾日益尖銳。迫於生存壓力,許多從土地中被擠壓出來的農民,紛紛走向山區,並深入到地勢嚴峻的深山老林中從事毀林造田的開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