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論英雄





聞人升笑了笑。





這就是曹操的作風。





曹操殘暴。





他從不會管那些道德禮儀,只要有利於他統治,他該殺就殺。





名士也好,小人也好,人才也罷,他只要是需要殺那就殺了。





只要威脅到他,而且還有很多平民控訴曹操統治的殘忍。





比如被曹操征伐去修墓穴的許多人,就專門在墓穴磚頭上雕刻了很多唾罵曹操的話。





後來出土後,成為曹操殘暴的鐵證。





畢竟沒有深仇大恨,誰會在墓穴裡雕刻出這樣的磚頭來?





“就是這樣,從曹操觀之,那些人只能學師尊之形,卻不能學師尊之神。”





“他們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最後都會成為我們的。”





眾人微微點頭。





在這裡入座的學生,都是一班的學生,個個智力都在85點以上。





太笨的聽不懂,自動就去二班了。





“我們只需要坐觀成敗,將我們的太行山系建成一個世外桃源,就可以不停吸收他們所積累的人才,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我們的商隊,進而將各地人才源源不斷運來,等到我們積累到足夠的時候,然後一舉出山平定天下。”





荀攸給眾人指出一條陽光大道。





現在是185年了。





如今聞人升才積累一年左右,已經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可想而知他的積累效率。





而且大半個冀州就要在他手中了。





“荀公達,果然是一個厲害之人。”眾人紛紛嘆道。





對方指出的道路,光明正大,可行性極高。關鍵是主動權在我。





聞人升也是點點頭。





這可比諸葛亮的三分之計,魯子敬的二分之計,要靠譜的多。





畢竟後兩者都過分依賴外部條件了。





都要建立在“天下有變”的基礎上。





這個天下,就是中原、河北之地。





只要這兩處不變,他們就沒有力量改變天下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最後還是掌握了河北與中原的晉朝統一天下。





“說的好,那些豪強世家註定了不會重視人才。他們既然反對師尊的想法,也就不會認為平民是重要的,是平等的。”一位寒門子弟說道。





“他們註定就不會珍惜這些平民出身的人才,於是這些人才就會傾向我們。”





三國有很多出身貧寒的人才。





比如鄧艾就是一人。





還有孫堅、陶謙。





都是因為自身基因好性格突出有才能,得到某些士人的看重舉薦,進而脫穎而出。





但這注定只是個例。





大多數世家之人,都牢牢佔據著位子,讓普通人沒法上升。





到了晉朝更加激烈了。





以至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這時聞人升笑了笑:“好啊,看來公達已經給為師考慮好了。”





“那麼,大家以為當今天下誰可稱為英雄,又有哪幾個諸侯可以成事呢?”





眾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評點人物,可是一大樂事。





也是眾多智謀之士展現自己的一個巨大話題。





一時間,整個學堂裡,那些有名的智謀者,甚至包括郭嘉也在內,紛紛贊同。





他是荀彧的好友。





荀彧在聞人升這裡聽講學不久,就將賦閒在家,偷偷結交英傑的郭嘉給招來。





郭嘉開口道:“諸侯之中,將來必以曹操為長。”





“何以見得?現在袁家四世三公,大將軍何進帳下袁紹,更是富有盛名。他一旦來到地方,定然有眾多賢才來投。”荀諶反駁道。





沒錯,他還是看好袁紹的。





只是現在嘛,袁紹和太行山人比起來,就是個渣渣。





他根本就不可能再去投靠袁紹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





即便不跟著太行山人走到底,他也看不上袁紹的人了。





“呵呵,袁家的確有海內之望,然而他們事先預定的冀州之地已經被師尊所佔。如果袁紹去了地方,他只能跑到豫州、揚州。”





“而這兩塊地方雖然也是富足之地,卻不適合作為根據之地。因為是四戰之地。”郭嘉笑道。





他自從聽到聞人升講學後,就是深深佩服。





這人的學識,是他見過最高者。





太厲害了。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有一次月食,他問了一句,這天狗何時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