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一五二章 開啟鐵路時代

    董書恆準備給自己的艦隊找一個奶媽。這個基隆的船廠明面上是建造鐵殼遠洋輪船,實際上董書恆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積累建造遠洋補給艦的經驗。

    當然遠洋輪船的也是需要的,以後太平洋南北兩條航線需要大量的遠洋輪船。

    現在遠洋公司跑這兩條線路還是風帆貨船為主,頂多就是蒸汽作為輔助動力。這樣的效率還是太低了。

    如果能夠從法國那裡得到大型鐵甲艦的製造技術,哪怕是被閹割後的民用版本,董書恆都不介意出一點血。

    聽到董書恆只是想建造大型的遠洋貨輪,布爾布隆鬆了一口氣,法國再驕傲也不會輸出自己的最核心技術的。

    另外董書恆還準備跟法國在基隆建造一個海軍學校,與同英國合作在海州建立的海軍學校一樣,讓兩家院校形成南北競爭的態勢。

    不然以後海軍的軍官都同出一系,沒有競爭,如一潭死水一般,海軍的發展肯定會受到影響。

    名字董書恆都給他們想好了,一個叫“北洋海軍學校”,另外一個叫“南洋海軍學校”。

    與高郵陸軍軍官學校並列作為淮海軍現在的三大軍校。

    這所軍校的建立,布爾布隆也是同意的,現在英國人對中國海軍的影響很大,南洋水師的艦船以及顧問都是英國人。

    法國人從來都不覺得自己的海軍不如英國。為了提升法國在中國海軍中影響力,布爾布隆相信國內一定會同意這個方案。

    最後,送給法國人的彩蛋是海南島鐵礦開發的大型採礦設備。以及一座鋼鐵場的全部設備以及技術支持。

    淮海軍現在雖然也有機械製造能力,但是畢竟時間太短。在大型設備製造方面,淮海軍還存在很大的短板。

    許多大型設備都要從國外進口,以前主要是從普魯士進口。這次為了平衡與英法的貿易,董書恆將這塊蛋糕分給了法國。

    董書恆分析過後世洋務運動那20多年時間,列強為什麼沒有對中國採取大的軍事行動。

    歷史上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洋務運動大量從國外採購設備、武器、艦船等。

    這些大宗採購加上鴉片輸入,讓英法等主要列強從中國獲取了大量的貿易收入。所以他們不需要再訴諸武力。

    大家再回頭看那個階段的中國,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要不是老妖婆一波作死操作,讓發展了二十年的成果被小日本截了胡,歷史上,這大清說不定還能續命幾年。

    國際貿易就是這麼神奇,並不是說只賺錢不花錢就好。國際貿易只要把握的好,是可以形成雙贏的局面的。

    董書恆現在每年都花掉大量的錢,但是他並沒有賣國,他覺得讓渡一些經濟上的利益總比讓渡主權利益要好。

    金錢花出去了,至少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到了中國,大大加速了的中國工業化發展進程。

    在工業化初期,很多東西花錢去買要比自己研發更加划算。比如說現在從頭去研發蒸汽機,還不如買到技術,然後把精力放到如何提升蒸汽機的效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