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一八八章 集體農莊

    含有鹽鹼的土地要先用犁深深地翻開,再用水泡,泡了一段時間,等土壤中的鹽鹼充分溶解之後,再將含有鹽鹼的水順著這些水渠排進大河,流入大海。

    這樣反覆幾次,土地才能夠種上莊稼。不過這一季顯然是來不及種植水稻了。只能先種上其他作物了。

    臨海鎮是一個新建的小鎮。之前淮海軍為了方便管理流流民,成立了工程兵團,將流民們進行半軍事化編組管理。由每個團負責一段工程的施工。

    現在主要工程結束了,各個工程兵團也都解散了。原來的一個個連隊成了現在的村民小組,幾個村民小組組成了一個個集體農莊,然後十幾個農莊組成一個集鎮。

    這個鎮子原來就是一個工程兵師部所在地了,現在改成了鎮子,實際上人還是那些人。原來工程兵團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現在沿用了下來。

    這個鎮子一共有十幾個集體農莊,加在一起的總人口大概有幾萬人。幾萬人的規模在很多地方抵得上一個小縣的規模了。

    但是這裡本來就地廣人稀,一切都是在白紙上作畫,為了壓縮管理人員的編制,淮海軍全部使用這種大型集鎮的模式。

    鎮子上最大的建築是學校的禮堂,這個禮堂不僅學校用,整個鎮子上重要的集體活動,或者組織看戲都在這個地方。

    地方上的硬件設施還有很多地方都不完善,現在人手從河工工地上抽調出來了,鎮子上的一些修路建房的基礎工程陸續開工了。整個鎮子給人的感覺有些像個大工地。

    淮海軍的治下一切都是這麼快節奏,民眾的力量被髮揮的極致。基本上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如果在以前那就是暴政了,但是淮海軍的治下卻沒有出現怨聲載道的現象。那是因為淮海軍雖然也是用民力,但是都不是無償的。

    民眾在勞動中沒有越來越窮困,而是越來越富足。所以他們現在才願意這麼辛苦。要是清廷搞這些工程,肯定是強徵勞役。

    百姓們不僅僅要付出勞動,家庭會面臨沒有收入的窘境。因為被徵去服勞役的都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

    在古代,每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就是家中的頂樑柱,很可能要負責一個家庭的生計。

    董書恆來到禮堂的地方,已經有一群人等在那裡了,為首的一人正是馮道利馮老先生。

    對於馮老先生,董書恆向來是非常的敬重,這是一位對國家民族有著濃厚感情的老人,也是一位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老人。

    “老師好,董書恒大跨步走上前去,向馮老先生行了一個學生禮。”

    “你這個總統當的,天天都看不到人,把我們這些老傢伙當牲口使,怎麼現在有空了”馮道利假裝責怪地說道。

    一旁的人都跟著偷笑。在他的身旁是他的幾個得力的學生,靠的最近的正是杜輝。

    “老師瞧您說的,您要是累了就回書院去休息,可沒人攔著您,您不要忘了自己還是水利學院的院長,可不僅僅就這幾個學生。”董書恆向他的身邊指了指,也跟自己的馮老師打趣道。

    跟魏源相近的幾個老傢伙,董書恆都是以老師相稱。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你魏源有什麼好東西都得拿出來共享,現在得了個好徒弟,自然也的大家一起共享。

    “哼,你就想把老夫困在在那個象牙塔裡,是想將老夫憋得生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