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賞月 作品

第一八八章 集體農莊

    “老師,您看看,還是您自己願意在外面吃苦,可不能怨學生。您老以後想幹嘛就幹嘛。反正學生就負責幫您賺錢,幫您找人手。”

    “好了,不為難你了,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成果吧。”

    說著,邁開老腿在前面帶路。董書恆帶著一大票人,緊緊地跟在馮道利的身後。不過董書恆明顯感覺到老人自從上次生病之後身子佝僂了很多。

    眾人來到一個小廳內,這個廳有一個大窗戶,光線透進來,通過刷的雪白的牆面反射,照得廳內敞亮通透。

    廳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沙盤。沙盤做的很逼真。

    董書恆一看就知道這是蘇北地區的沙盤,沙盤上面用藍色的細沙清晰地標出了湖泊、河流、大海,用褐色的泥土做成陸地,連地形都呈現得很清楚。

    董書恆一眼就看到一條從洪澤湖東面連接大海的筆直河流。

    “總統,你來看,這條就是灌溉總渠,說是渠,實際上可以算是一條大河,他的潛在徑流量不低於淮河。”現在開始談正事,馮道利也不再跟董書恆倚老賣老了,連稱呼都改過來了。

    “它分成了內外兩層堤壩,平時的時候,河水通過內堤壩內的河道流淌。遇到洪水的時候就會啟用外堤壩與內堤壩之間的河道進行洩洪。”馮道利繼續說道。

    “老師,這樣內外堤壩之間的土地不就浪費掉了嗎”董書恆疑惑道。

    “一看你就是把最近的政務都給荒廢了,我們已經提交了報告給軍政府。這些夾堤內的土地是可以耕種的,而且經過洪水之後,這些土地都非常的肥沃。”

    “洪水週期是可以預測的,而且每年那個時間會有洪水過境是有一個大概的時間。只要種植的作物提前收割就可以了。”

    董書恆聽了之後恍然大悟,這種模式跟尼羅河兩岸的種植模式很相近。洪水並不都是壞的,尼羅河兩岸發達的種植業就非常依賴尼羅河的洪水。

    後來尼羅河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阿斯旺水壩,洪水被控制住了,埃及的糧食產量卻在急劇減少。

    董書恆之前只是看過這幾個工程的報告,但是這一年來他一直在東奔西走,根本就沒有時間具體過問這件事情。

    這件事請一直是馮道利老人家在親自抓,董書恆只關注了兩件事情,一件是工程款的事情,他讓財政部要全力保障工程用款;另一件事情就是流民的事情,這件事情前期是他部署的,涉及到淮海軍軍政多個部門協同完成的。

    至於後來的工程情況、工程進度,他基本上沒有過問。

    為什麼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幾位老先生幫他守著家,確實讓董書恆省心了很多,正因為如此,董書恆才能夠放心地到處跑,完成他的佈局。

    今天兩個拖油瓶跟在後面,難得的很安靜,可能看到有一位總統都非常敬重的老人家在,有些拘謹吧。

    篤姬和尚泰王還沒有從那麼大的工程中醒過神來呢。剛開始跟董書恆出來視察工程,只是走走看看,感覺還沒有那麼深刻。

    現在看了這個沙盤,終於對這個大工程有了直觀的瞭解。結合他們實地看到的情況,如何能讓這倆個小國出來的孩子不震驚呢

    瞭解情況只是一個前奏。接下來,董書恆要在這個禮堂表彰了在這個工程中表現優秀的淮海軍軍政人員以及流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