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四十二章,朗道號空間實驗室

    1967年4月。

    第一枚長征-15在天津出廠,唐華都沒時間看它在車間裡檢測的時候長啥樣,長征-15就在4月20日裝上運輸船往文昌運了。

    唐華現在在莫斯科……

    多虧錢學森以長征-5為基礎設計CBC構型的登月火箭,否則絕對不可能在13個月內製出第一枚火箭,其中還包括火箭模型臺架測試的幾個月。

    天津火箭廠在製造長征-15的臺架測試模型時,就在準備長征-15正式版火箭的模塊半成品,長征-15臺架測試通過,即刻在車間裡裝配。

    “米高揚主席同志,”唐華說,“第一枚長征-15的完工日期是個奇蹟,或許是不可重複的奇蹟。我只希望工程接下來的節點按部就班執行完畢就好,不出事故才是項目準時完成的最大保證。”

    米高揚:“按部就班,不出事故的話,我們登上月球的日期是?”

    “中國火箭和蘇聯火箭需各進行一次無人飛行測試。第三次飛行測試搭載航天員,飛船在近地軌道進行載人飛行測試和登月艙甩脫測試;第四次是載人繞月飛行測試;第五次測試仍然繞月,但向月球發送一個無人的登月艙進行登月實操模擬;第六次在月面著陸,時間是1969年8月。”

    米高揚:“你上次分析美國人可能在1969年7月成功登月。”

    唐華:“更糟糕的是,美國人甚至還可以加速。如果不追求100%可靠,他們可以略過某些步驟,在1969年2月就登上月球。其實我們確實也保留了加速的潛力,比如省略第五次飛行測試,但提前5個月仍然無法搶到第一。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得保證第一枚蘇聯火箭在今年12月升空,這並不容易。”

    唐華見米高揚之前去兩個火箭工廠看了一眼,任新民把整個生產質量管控起來了,但工作效率也下降了,按這個速度,蘇聯第一枚火箭得在1~2月才能發射,相隔6~7個月。

    米高揚:“如何加快蘇聯火箭製造的進度?”

    唐華:“給OKB-1和OKB-52,以及火箭生產的5個相關工廠的工人發放特別獎金,額度大約是工人工資的50%吧。”

    米高揚:“你們中國已經在這麼幹了?”

    唐華點點頭。

    ……

    唐華從北京動身前往蘇聯前兩天,文昌發射了一枚長征-5,這是庫存的最後一枚長征-5了。

    火箭搭載了OKB-1設計製造的登月飛船服務艙和指令艙,這倆加起來近40噸,長征-5勉強能把它們打到160公里的高度。在這個高度繞了幾圈,登月飛船把指令艙彈出來,啟動火箭發動機返回地球,基本準確地墜落在南海海面。

    指令艙裡面的三個模擬假人看上去沒有碎成八瓣,不過在飛行全程假人有沒有受到超出人體承受極限的過載,這得讀模擬假人上裝的記錄儀存儲器慢慢分析。

    OKB-52設計製造第三級火箭(奔月火箭)和登月艙,因第三級氫氧火箭工作量很大,1966年10月OKB-52把登月艙設計製造轉交給天津衛星製造廠。即便如此,在第一枚長征-15發射時,第三級仍然只是配重,主要測試火箭的一、二級。

    天津衛星製造廠承接了OKB-52登月艙的半成品資料,現在正努力鼓搗,爭取在第三枚長征-15上天時完成登月艙樣機。

    OKB-585的逃逸塔會在1967年12月用質子號火箭進行飛行測試。

    登月艙樣機制造成功後,也會由質子號進行一次無人測試,也就是把它和指令艙發射到近地軌道,測試測試登月艙和指令艙脫離(去登月)、再組合(登月回來了)、再脫離(撇開登月艙,指令艙要回家著陸了)這三個動作。

    這比阿波羅飛船稍微簡單一些。阿波羅飛船的登月步驟是:

    把尾部服務艙發動機噴口後的登月艙解綁;飛到飛船前方掉頭180度與指令艙對接(讓2名宇航員從指令艙進入登月艙);脫離(去登月);再組合(登月回來了);再脫離(撇開登月艙,指令艙要回家著陸了)。

    中蘇的登月飛船步驟簡單一些,就是登月艙比較狹窄。

    在星辰設計局,登月的航天服樣品正在接受測試。

    眼前是一個水深超大的水池,兩名航天員在水裡面工作,水能讓航天員浮起來,也能通過配重模擬月球1/6重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