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六章,潛艇可真不好造




    薩本祁:“明白。”



    重工業部直接抓的在武漢的國家重點造船廠,現在在造內河貨輪和渡輪……



    唐華:“有一批學船舶的留學生,明年學成歸國。其中有鑽研潛艇方向的學生。從現在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武船抽兩隊人,每隊各15人,去上海江南廠和滬東中華去實習吧。那兩個廠現在依靠蘇聯提供的零件材料,在組裝護衛艦,另外他們每個廠各分了3艘驅逐艦的現代化改造工程,工作量很充實,技術水平也比較高。”



    ……



    內河船舶其實也不是沒有技術含量。長江航道疏浚工程全部結束後,武漢到上海可通行3000噸船舶,到時候大功率柴油機船牽引的駁船隊、大型平底滾裝船、散貨船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但在柴油機廠和武鋼能自己做寬軋鋼板之前,武船就算造這些船,也是進口件組裝而已。



    武漢和上海、大連不同,後兩個城市的造船業好歹有點基礎,現在的建設是從1到2再到10,而武船是從0到1。



    這從0到1可能是最難的,但也是意義最大的。武船如果熬過開局,在武漢生長開來,以後做什麼升級、改造、擴建,就都算是有基礎了。



    潛艇方面,M級和S級潛艇在去年的中蘇協議簽署後,雖然這倆潛艇都是蘇聯太平洋艦隊的現貨,然而我們的海軍人員還沒有會開潛艇的。



    已經有兩批潛艇艇員送去蘇聯學習,預計學習兩年,1954年12月,四艘潛艇開回家。



    也就是直到1954年12月,武船的工人們才能第一次見到現代潛艇長什麼樣。



    而且,見到M級小型潛艇和C級中/小型艦隊潛艇之後,武船要做的下一個工作並不是仿製M級或C級級潛艇,而是準備接收蘇聯的造船設備、接收613型(W級)中型潛艇的圖紙,再利用蘇聯提供的材料和零件,組裝2艘613型潛艇。



    去年的海軍轉讓協議中,唐華忽略了仿製C級潛艇——這潛艇蘇聯早就停產了,想仿製都難,不如直接要W級——德國XXI潛艇的蘇聯改版。



    現在W級是蘇聯最先進的中型柴電潛艇,1950年3月首艇在高爾基市建造,1950年10月下水,1951年12月服役。



    W級的後續R級蘇聯自己也正在設計建造,要蘇聯轉讓有點困難——56型驅逐艦的引進,我方提出要求之後蘇聯也表示沒那麼快。



    ……



    現在為潛艇的事犯愁的不止唐華一個人。



    莫斯科化工機械研究院,被視為蘇聯的最高機密的“627工程”設計組有了一個大概的艇體輪廓方案。



    627計劃的總設計師Ҧnbsp;ݦnbsp;佩列古多夫端詳眼前這個根據第一版圖紙製作的木質模型。



    三千多近四千噸的水下排水量,劃時代的鈍圓艇首。推進器和舵面還有點這個時代蘇聯大型柴電潛艇的意思,但水下航速應該能達到非常高的水準。



    如果看它的內構,還會發現一個驚天的大膽設計:



    這艘潛艇頭部是一具幾乎佔艇長2/5的巨型魚雷發射管。



    蘇聯人要把一種長度為24米、口徑1550毫米、射程40~50公里、攜帶核彈頭的T-15型魚雷裝備在627型核潛艇上,為了自衛還要安裝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因為艇後部被反應堆和蒸汽輪機塞滿了,因此不得不取消通常的尾部魚雷發射管。



    “627工程的概貌大概就是這樣了,”佩列古多夫對627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羅夫說,“雖然我一直不看好核魚雷的作戰效能,但至少我做到了把它塞進潛艇裡。”



    “我也不看好,但很可惜,這是來自領導人的指令。”亞歷山大羅夫說,“我想大概是這個項目過於機密,沒有其他的造船專家和潛艇指揮官來參與設計和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如果有老潛艇指揮官對方案提出意見,那麼他肯定會否決這種異想天開的巨型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