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沈夢如 作品

第49章 天光墟撿漏


                 陳勇猜測,這樣的人物權力滔天,能讓文物總局老大上杆子巴結人,可想而知。陳勇也沒有再去多想,反正這些人跟他沒有半點關係。

  時間過得很快,吃完飯結賬出來,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四個人都喝了幾杯酒,譚國華喝得有點醉意,三人把譚國華送回家。從譚國華家裡出來,陳勇就問黃東:“黃東你現在住哪?”

  黃東說道:“就在前面一家小旅館裡,十塊錢一晚,我交了50元錢,還有東西放在那裡。”

  陳勇說道:“今晚再住一宿,明天一早把房退了,明晚住陳遠家裡,他家有很多房子。”

  黃東點了點頭,與陳勇倆人告辭,就往小旅館走去。陳勇看時間也不早了,兩個就回了嚴家村,今晚要早點睡,明天五點鐘起床,去傳說中的鬼市,現在叫天光墟,看能不能掏到好物件。

  第二天一早五點,陳勇起床,洗漱完,背上揹包向文昌北路走去,天還沒亮,四周圍還是一片漆黑,走出嚴家村來到上九路的街道上,才有路燈,走了有十多分鐘就到了文昌北路天光墟。

  “天光墟”一詞只在粵語地區出現(粵語“天光”即“天亮”)。“墟”是南中國語言中對市集的稱呼,趕集也叫做“趁墟”。文昌北路天光墟是珠江市最古老的天光墟市之一,天光墟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全長約1.2公里,寬12米。天光墟歷史悠久,最早出現在唐朝,經過歷史戰火洗禮,地方不斷轉移,從清朝開始這處天光墟一直存在,解放後又關閉,直至八十年代才重新出現。

  凌晨五點,文昌北路人頭湧湧,南來北往的商戶千里迢迢,帶來全國各地的“寶貝”,兜售古玩玉器,衡水的鼻菸壺、江蘇的繡品、景德鎮的瓷器、陝西的青銅器、舊鐘錶、孤本古籍、名家字畫、國產老相機、各類香爐燭臺、造型各異的銅鎖、銅熨斗、銅鼻菸壺、不同年代的收音機……但凡有點年份的,都能待價而沽。他們又收購當地的各種“寶貝”,帶到內地銷售,形成一條條龐大的銷售鏈。

  天光墟是個極度自由的交易市場,沒有標價,也沒有售後,貨物一旦出售,人走錢清,商品好壞與賣主再無瓜葛。在天光墟買東西,不問出處,只問價格,想要撿到漏,就要眼疾手快。人氣鼎盛時段,趕墟的攤檔經常向周邊小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