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辛辰逸 作品

第265章 賽前調教,佩德羅薩的實力

  橙色的賽車沿著彎心飛馳而過,秦川的肘關節貼著地面輕輕的摩擦著。

  車子到達彎心,緊接著便是出彎,左手按住按鈕,鎖住前避震,緊接著右手開油,陀螺效應的加持下,賽車逐漸直立,開始出彎。

  後輪抓地力的增加出彎速度也有些許提升,秦川敢於大力開油,從140km/h的彎心速度,等車身完全直立的時候,車速已經來到了210km/h。

  試過了彎道直線,秦川對這臺車的升級也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無論是彎道還是直線都要比老款強,儘管各種都很輕微,但在gp這些輕微的提升,那就是決勝的關鍵。

  不過也不要高興的太早。

  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還有這臺車的吃胎情況秦川沒有了解。

  吃胎,就是消耗輪胎的速度,如果這臺車在後輪抓地力提升過後,輪胎的磨損速度沒有增加,那就是妥妥的頂級神車。

  如果輪胎磨損速度增加了,那可能前面幾項帶來的優勢都會減弱。

  賽車的提升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不是單單隻看最終的直線速度就可以得出結論,否則笨田,雅馬哈這幾年的研發投入早就可以在直線上追上杜卡迪。

  直線上發動機爆發的馬力,其中要考慮的因素還有輪上馬力。

  輪上馬力,指的是發動機通過車架,鏈條以及後輪傳遞發揮在賽道上的真正馬力,而不是發動機內部的曲軸馬力。

  發動機提升的再多,車架加持的後輪提供不了太多的抓地力,那輪上馬力就會衰退。

  所以賽車的提升,要考慮這兩種因素,這兩種因素都解決之後,還有第三種,就是吃胎。

  後輪抓地力的增加會加快後輪輪胎的磨損速度,這點控制不好,會導致後程乏力,後輪輪胎磨損太嚴重,整體速度對比下會導致嚴重的反向升級。

  這三點因素都達到一個平衡點,才是提升車子直線速度真理。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杜卡迪動力提升上來之後,其餘幾家廠隊卻跟進的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