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三二章 一場觀摩課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土地上就有了蘇秦、張儀這樣的人物,那時候這些洋人列強還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

  “不要怕,不要妄自菲薄,心中有一團火,那就去將敵人給點燃。”

  袁源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膽小的通譯,他這一年來翻譯了大量的書籍,也認真研究了西方關於外交的著作。因為董良給同文館的任務不僅僅是培養翻譯,還要培養外交人才。

  外交官與翻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職業,外交官懂外語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懂政治,有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正確世界觀。

  這樣的外交官到了國際舞臺上才能夠挺直了腰板。

  袁源能夠變成現在這樣,不僅僅是學識的增長,更是一種自信的體現。華族自從成立到現在,敢於硬扛所有的列強。

  這些手下在董良的帶動下,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今天算是一場特殊的觀摩課,這些同文館的學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校舍在洋人的炮火下化為齏粉。

  這樣的觀摩教育是刻骨銘心的,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從今天開始,他們知道了華族想要崛起是多麼的不容易。

  那些炮臺上的守軍正在遭受著敵人艦隊的飽和攻擊,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每時每刻都有人犧牲。炮手犧牲了,備用炮手補位。

  而他們這些人今後只是動動嘴皮子,比這些戰士做的事情要容易多了。

  在一處封閉的炮塔中,炮臺的守備司令何昌端著望遠鏡,觀察著炮臺的炮擊結果。

  那些英國人的戰列艦太結實了,炮臺上的火炮即使擊中對方也難以造成太大的傷害。

  實心彈撞在厚實的橡木裝甲上,只能撞飛一些木屑。

  有一部分英軍戰列艦在側舷上還安裝了熟鐵板製成的裝甲。

  在遠距離可以將實心炮彈給彈開。

  “他孃的,這些洋人的戰艦太難打了,跟龜殼一般。”何昌在嘴中咒罵道。他之前在一鯤炮臺已經與英國人戰鬥過,那時候的英軍戰艦還沒有這麼大,畢竟大英帝國遠東艦隊屬於二線的艦隊。

  這一次來的英軍遠征艦隊也不是真正的一線艦隊,但是比之前的遠東艦隊要強多了。

  “火箭彈安裝好了嗎?”何昌大聲問道。

  有一艘英軍的戰艦距離要塞已經很近了,對方似乎有些瞧不起護衛軍岸防炮的威力,靠上來準備抵近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