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舉哀

“公子既為君侯之弟,自當明白君侯心意,君侯遺命,公子也在場,不是嗎?”

張紘無意與之徒作口舌之爭,他也曾聽到軍中傳聞,言說孫翊雖有驍勇,卻性情暴虐,想來應該也是真的了。如今江東局勢尚不安穩,張紘也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孫家有蕭牆之禍,才想著若有張昭出面,為孫權正名立威,是最好不過的。

但如今看來,張昭心裡或許也有自己的打算。

張紘跪著往前挪動了一小步,湊近張昭的耳朵,“子布莫忘君侯生前之囑託,三公子雖驍勇善戰,然今江東之勢,便是舉全境之力,以無復北進西歸。境內豪強不服,尚有傾覆之禍,若因子布私念,葬送江東基業,又有何顏面於地下見君侯。

莫忘了,君侯在世之時,一直視子布為管相,內事之上,從未對子布有所猜疑,如此知遇之恩,子布今卻要因為與子布所願相左,便要任由江東生亂,而使君侯一生心血付之東流嗎?”

張昭不是不知此理,只是孫權年少,德行威嚴的確不足,於他看來,實在不是一個好的主公人選。

但張紘卻覺得不然,他本和孫權相交不多,只知道孫策對這個弟弟十分喜愛,時常於眾將面前誇讚其遠見。

但從許都回吳後,繞道鹽城之時,曾有幸見識過孫權治軍,比起孫策和孫翊麾下士兵的銳意十足,孫權治軍麾下,多是穩健之輩,周泰、蔣欽、甘寧更是願為之效死力。

周泰等人皆是出身水賊之輩,在孫權麾下卻能做到令行禁止,便可知孫權雖聲名不顯,卻也絕不會是平庸之輩。

他從前並不瞭解孫翊,而如今喪儀之上,孫權和孫翊之間的對比越發明顯,他原本對於孫權的疑慮也逐漸消除,不得不欽佩起君侯的遠見。

但張昭卻依舊沒有給張紘任何反應,只是舉哀的時辰到了,便起身離開,去到書房給朝廷寫奏疏去了。

張紘急得不行,和身旁的董襲對視一眼之後,只好去找吳老夫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