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394章 標題再度被啃

  這也是在古時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死士,諸如荊軻這一類人,為了報恩可以慷慨赴死,畢竟在他們看來,死了又怎樣,下去還有另一個世界可以繼續過……

  其次便是殉葬制度,這種極為不人道的制度體現了什麼?人權地位的低下。

  尤其是帝王之家,不要說是奴僕,甚至就嬪妃有時都難逃殉葬的厄運。

  由此可見古時的人權意識究竟有多麼薄弱,而這也側面印證了為何曹操麾下的那些臣子們大多沒有阻止曹操屠城的原因。

  就連號稱王佐之才的荀彧也僅僅是在勸了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之後便不再提及此事。

  那麼為何自唐宋之後便有人大肆抨擊曹操屠城的暴行而絲毫不提項羽與劉邦呢?

  一者,因整個華夏開始對於屠城等肆意殺戮百姓之事開始從內而外的開始產生厭惡的情緒!

  先是西晉末期的五胡亂華,漢民族在浩劫之中僅餘百萬人。

  接著是宋遼、宋金之戰,屠城之事也並不罕見,而蒙古人的侵略更是將屠城之事當做了攻城之後賞賜部下的一種常規激勵手段。

  如此之多的血淚史,自然會讓人對這種暴行深惡痛絕。

  而到了現代,隨著人們對於人權的認知,自然更加無法原諒這種絲毫沒有仁道可言的暴行!

  可在現代,卻有人非常崇拜這個時代,那就是常年生活在島嶼上的一個民族,他們才是真正不可以被原諒的,古人畢竟有著認知方面的侷限性。

  而他們,則是在認識到了人權的概念之後,還在大肆殺戮,甚至在戰敗之後依舊不知悔改。

  與其說這個種族的人崇拜的是我們的三國時代,還不如說他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這種混亂的時代再度降臨在我們的大地上,屆時他們便可以再次複製五胡亂華或是侵華戰爭的暴行!

  那麼反過來再去看曹操,他的善惡從那個時代的視角來看如何?從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又如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而為何不去提項羽和劉邦的屠城之事?

  這個就更簡單了,這個時代所標榜的一直都是忠君思想,之前也說過了,這個時代是沒有國家這個概念的,忠於君王便是忠於國家。

  而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其本身在這個時代的主流印象之中是推翻暴秦統治的英雄,而曹氏卻是代漢的國賊……

  那麼誰應該被拿出來鞭撻自然是一目瞭然……

  話題扯得有點兒遠,說回曹操的苦惱,除了劉章所帶來的麻煩,更讓曹操頭疼的卻是他的這個寶貝兒子曹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