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靈 作品

第155章 菜當三分糧,麻辣當衣裳

 陳安回來等了沒多長時間,米飯煮下來,馮麗榮又換上了另外一個鐵鼎罐。

 她在鐵鼎罐中倒入菜籽油,燒熱後放入幹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撈出來備用,將白糖倒入鍋內小火炒融化後放入拍扁的蔥段、姜塊和蒜頭。

 等到蔥蒜炒得微黃後,將準備好的草果、小茴香、八角、桂皮、香葉等材料放入一起翻炒,最後再放入豆瓣醬,炒勻後加入白酒、醬油和牛油等繼續炒,然後將熬好的排骨湯倒入,再將之前炸過的辣椒、花椒回鍋。

 十數種東西,馮麗榮信手拈來,一整鍋湯汁越來越香,漸漸變得紅豔豔的,越來越精彩。

 “么兒,準備得充分嘛!”

 寧東文眼睛盯著鍋裡的湯水,什麼菜都還沒放呢,就先忍不住先嚥了咽口水。

 “那是,你以為我恁個早起來,你們去打野豬,我在家幹些啥子?”馮麗榮笑著說。

 寧東武打趣道:“把中秋準備吃的火鍋提前,你是真的用心哈……還是安娃兒有福氣,你以後要經常過來,我們也能多吃上幾次火鍋,不然,一年到頭也就逢年過節能吃上一次,平時可吃不到。”

 他這話裡明顯有別的意味。

 陳安不由看了寧東武一眼,又看了看瞪著寧東武的馮麗榮,笑道:“有馮叔在,你們想吃這些東西還不簡單?”

 “簡單撒子哦,能找到材料,么兒不做,我們自己做出來,總是有些不對味,就是沒有么兒做的好吃,想好好吃頓火鍋,那是得看她心情的。心情好就有得吃,心情不好,吃錘子!”寧東武笑呵呵地說。

 寧東文也插嘴道:“這是真的,要吃頓好的,就得看么兒心情……你看看,伱一來,么兒這心情比過節還好!”

 兩個舅舅在一旁調侃,馮麗榮頓時有些不樂意了:“你們要是不想吃,現在就走,廢話恁個多,莫影響我心情!”

 寧東文和寧東武聞言,相視一笑後,都識趣地閉上嘴巴。

 寧東武小聲地衝陳安說了一句:“她是真的會攆人!”

 聽得陳安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火鍋,那是蜀地又一個地道的靈魂,那感覺,就像是離開了蜀地,就再吃不出同樣感覺來一樣。

 後世都說火鍋起源於重慶,實際上,真正的發源地在長江之濱,酒城瀘州的小米灘。

 還在清朝的時候,長江邊上的船工們跑船,經常在小米灘住宿。

 停船後生火做飯,用一個瓦罐,罐中盛湯水,加以各種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吃了以後都覺得美不可言,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在長江各碼頭傳開了。

 當然,這個時候重慶還沒有從四川劃分出去成為直轄市,但自古也是水路交通要道,比瀘州大得多。

 這種食俗也就沿江而下,傳到了重慶,就開始有了各種不同的變革,繼而被髮揚光大。

 當時一些棒棒見到這種吃法後,就跑到殺牛場撿一些被人丟掉的牛內臟到長江裡洗乾淨,切成小塊,和船工們一起吃,大家都覺得非常美味,又能填飽肚子,又能驅寒。

 再後來,就有人乾脆用一挑籮筐,一頭放些毛肚、小菜,一頭放一個泥爐子,用一口分了格子的大洋鐵盆放在爐子上,盆內沸騰翻滾著又麻又辣,又鮮又香的滷汁,每天就在河邊、橋頭或是走街串巷地叫賣。

 有了這東西,這些船工、棒棒也就不再自己生火煮了,各人認定一格,即燙即吃,直至吃飽,花費不了多少錢,又方便。

 再往後,就有人把這種吃法搬進了小店,擔頭移到了桌上,然後有了越來越多的火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