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靈 作品

第371章 還真呆得住

 還有就是正門一般不得隨便出入,只有在遇到婚喪嫁娶或祭祀的時候,才能從正門出入……反正你們自己衡量,不要表現得太奇怪就行了,還是很好相處嘞。”

 陳安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瞭。

 該注意些言行,但也沒必要當成洪水猛獸。

 他回頭衝著宏山說道:“蛋子哥,壓著點性子,別太沖動哈!”

 宏山微微笑了笑:“曉得!”

 接下來一路平靜,也就是在遇到草藥的時候,給寧家哥倆指點一下。

 宏山對此也學得很認真,不少時候,反倒是他一直在請教陳安。

 就這樣,花了半小時左右,再次翻過一座山,看到了在山下壩子裡的村落。

 “這就是青龍咀了!”

 “總算是到了,也不曉得師傅還在不在裡面!”

 陳安總覺得李豆花還停留在這裡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是幾個月的時間,哪有那麼長時間一直住在別人家的。

 在他看來,找到那個叫龔志國的人,才能探尋到李豆花接下來的行蹤。

 壩子不大,只是山間小片平地,其中夾雜著幾個小丘陵,一條小河從中蜿蜒而過。

 寨子倒是不小,建在向陽坡面上,看上去得有好幾十戶人家。

 屋舍都是用木頭建造,大多為正三間或五間,懸山式的屋頂;或是在正房的一端加“一鋪水”,形成歇山式屋頂;一端或兩端有廂房,廂房多為吊腳樓,或者為四合院,中間為天井。

 看吊腳樓下,拴著牛,關著豬,是用來作為牲畜圈房的。

 整片寨子,看上去頗具古意,可比石河子村強太多了。

 裡面雞犬相聞,不少男性穿著青藍色的衣物穿行其中。

 女性的的衣服就顯得五光十色、焯爍眩目了。

 完全不一樣的風情。

 洪澇對這寨子影響倒是不大,就是壩子裡的田地被沖毀了一些,不少人在裡面勞作。

 順著山道往對面走的時候,路邊坡地上有人在幹活。

 作為嚮導,寧文柱倒是積極,上前跟人打招呼詢問,說著陳安和宏山偶爾能聽明白的幾個字眼,知道他是在幫忙詢問龔志國家所在的位置,順便還問了有沒有李豆花這麼一個人來過。

 攀談了一會兒,寧文柱回來說道:“你們找的人還在寨子裡面,一直住在龔志國家裡。那龔志國可是這裡的隊長。”

 陳安聞言,不由咧了咧嘴,苦笑道:“那麼長時間了,還真呆得住,都不曉得在這裡幹啥子!”

 宏山也笑了起來:“不管啷個說,人在就好!”

 陳安點點頭:“走,來都來了,去看看就曉得了!”

 寧家兄弟倆領頭,順著路過了河上修建的石橋進入村子,一路找人詢問,很快找到龔志國家裡。

 那是一座四合院木樓,一個和李豆花年紀相仿的老人正在門口殺雞,還擺了香燭祭祀,口中唸唸有詞。

 陳安小聲問道:“這是有啥子事蠻?”

 寧文柱將兩人拉住,遠遠地看著,小聲解釋道:“我也不曉得,他們祭拜的東西太多了,拜山神、樹神、獵神、雨神、火神等等。

 遇有大風大雨,要燒黃臘祭鬼;小孩生病,要拜獻石頭神;大人生病,要殺豬祭水井神,並取“靈水“治病;家有不幸,要“做牛鬼”,“椎牛還願“,祈求神靈保佑。

 平時家人遇到認為不吉利的事,或做惡夢等,要殺雞祭祖,並請魔公祭拜轉達子孫對祖先神靈的祈求。

 還有的人信道信佛,也拜觀音、關帝、天菩薩等,太複雜了。

 等他弄結束了再上前,免得衝撞,主人家不高興!”

 陳安和宏山也聽得頭疼。

 眼下也只能靜靜地等著。

 過了好一會兒,那老頭總算是完事兒,這才回頭看向陳安等人,用漢話問道:“你們幹啥子嘞?”

 見他說漢話,陳安上前說道:“大爺,我們是來找李承松的,他是我師傅,聽說他住在你這裡?”

 “你是他徒弟啊,陳安?”老人問道。

 名字被人直接說出來,陳安反倒微微愣了下:“你啷個曉得?”

 “伱師傅說滴撒,在我這裡沒少誇,他不就是過來幫你們找狗的嘛!”老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