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爭霸





孔子:“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2




齊桓公:“孤之霸業千年傳頌!”




管仲卻有些憂慮,天幕從不會無的放矢,所有事情都是兩面性的,說完偉業,這之後怕就是“但是”了。




果不其然,天幕下一句話便驗證了管仲的猜測。




【但……齊桓公成為霸主後卻昏庸腐敗,驕橫殘忍,晚年吃遍山珍海味,甚至想要吃嬰兒之肉,近侍易牙把自己的兒子煮了獻給齊桓公,以此得到寵信。齊桓公對其委以重任,就連管仲的勸告都不聽。最後,他被易牙囚禁密室,活活餓死。餓死後,數月不葬,落了個遍體生蛆,臭不可聞的下場。】




孔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易牙看著剛剛生下的幼子,忽然有些燙手。




管仲:……




能善始卻不能善終,連累自己也風評被害,現在逃離齊國還來得及嗎?




齊桓公則震驚於自己的死因,一代霸主居然落得個如此難堪的下場,為後世千百年之笑料耳。




……如今,不只是後世,當世之人也會轟然而笑吧。




以後召集諸侯盟約還有誰會真心敬服。




天幕誤我!




秦始皇:“齊桓公當為朕之鑑。”




賈誼:“所謂中主者,齊桓公是也。得管仲、隰朋則九合諸侯,任豎貂、易牙則餓死胡宮,蟲流而不得葬。”




劉徹,李隆基:只有昏君才會晚年昏聵……




【齊國的霸主地位僅持續了30多年,齊桓公死後,齊國陷入混亂衰敗的深淵,從此一蹶不振。】




【接下來,中原爭霸的舞臺是晉楚兩國的。晉文公的戰略是“尊王、利民、講信、修禮。”楚國爭霸的綱領則是“撫有蠻夷,以屬諸夏”。兩國之間的爭霸戰爭長達百年,因此也創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




【比如“退避三舍”,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重耳來到楚國時,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