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二十章 勝利之飲(五)

    聽到軍樂隊的鼓聲,正在海邊散步的喬治安娜和法爾榮連忙閃到了一邊去,給行進中的隊伍讓路。

    一開始這些擲彈兵沒有認出她來,後來有人發現了她,便對她吹起了口哨。

    她乾巴巴得露出了一個扭曲的笑容,並沒有招手。

    其實相比起軍樂,喬治安娜更喜歡神性的巴赫,只是軍鼓奏響的節奏確實很適合行軍。

    她和法爾榮一起目送著這些也要上場“表演”的士兵,其實拿破崙並不是只忙著處理炮兵陣地,他還參觀了運輸艦,讓物資堆放得更加科學合理,以便能裝更多東西。

    這算是去埃及的學者們的切身經歷,當時那些文物被隨意碼放,導致他們睡的地方無比狹小。

    怎麼說呢,如果波拿巴真的打算率領一支軍隊登陸英國,也需要攜帶儘可能多的物資,避免自己後路被切斷後沒有補給。

    當然也有可能是隨時可以打包,將大軍營轉移到德意志地區。腓德烈大帝說過,英國人就像是拿著錢袋子挨個敲門。實踐證明在國王、主教和富豪這三個人當中,有相當多士兵會選擇金幣和富豪。

    然而現在富豪的錢包有點癟了,關鍵是支持軍費開支的所得稅現在被迫叫停。

    其實紡織業對英國的發展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重要,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產品:鋼鐵、有機化學、電力,沒有哪一樣跟得上,甚至於在其他國家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工廠主們因為成本的問題,並不打算對設備進行更換,他們太仰仗“無形的手”了。

    可以說英國並不一定“成”在紡織業,卻一定“敗”在紡織業。除了紡織業之外英國還有別的工業,比如說玻璃,修建水晶宮的就是用的它。

    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透明度極高的玻璃可是奢侈品,雖然它是水晶杯的仿製品,可是價格幾乎相差無幾,甚至有的製造技藝複雜的玻璃價格比水晶的還要昂貴。

    雖然威尼斯人將製作玻璃的工匠都限制在了一個島上,卻還是有一個玻璃匠人來到了英格蘭,有一個叫維切利尼的匠人在倫敦開了一家玻璃工場,並且獲得了一份專售許可證,到了17世紀時英國工匠也能做得非常像模像樣了,包括製作搞品質的平板玻璃、厚玻璃以及鏡子。

    在皇家玻璃廠呆過一段時間的菲涅爾曾經想過用英國的玻璃製造他想要的那種稜鏡,熟悉玻璃的老師傅告訴他,英國的玻璃是用鉛做成的,儘管無色,卻充滿了雜質,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做光學實驗確實不可以用普通的玻璃,艾薩克·牛頓爵士用稜鏡將白光分散成多種顏色的可見光,這屬於光的折射現象,菲涅爾的研究則是屬於光的偏振現象……

    用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菲涅爾需要純度更高的玻璃,然後他就發現了博洛尼亞石這個礦物。

    博洛尼亞石是一種緻密的銀白色石料,由意大利鍊金術士卡斯卡里奧洛在1603年的時候在博洛尼亞附近的帕代諾山上發現的,他利用這種石頭合成了一種物質,將它白天曝光於太陽之下,夜晚可以發光,一開始人們以為那就是傳說中能將賤金屬變為黃金的點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