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三章 花之爭(一百零五)

    舉人也分到了一碗,是宮裡的太監給他留的,他們對人好的時候是真的好,對人壞的時候也是真的狠辣。這些人也是窮苦人家,家裡本身就快活不下去了,少了一個人少一口飯吃,而且那幾年恰巧天災人禍不斷,老家就有人投奔他們來了。

    也有旗人在京城裡過不下去的,去了北邊墾荒或經商,這些不用舉人教小郡王就曉得怎麼處理,畢竟他跟著父親在庫倫呆了幾年。

    就為了爭這個熬粥覆命的名額,蒙古王公們也是明爭暗鬥,小郡王才17歲,這差事他連門檻都摸不到,不過過了年他就要回上書房和皇子們一起讀書了。

    還有一個可能,有很多人在猜正大光明匾後面的匣子裡寫的是永瑢的名字,不過質郡王已經被過繼了,而且明確不參與“奪嫡”,他只想為父親“分憂”,這事他一點都不怕傳開,哪怕第一次和舉人見面,永瑢完全不知道他的底細和為人。

    看似魯莽,實際很縝密,這樣一想的話,其實娶大學士的女兒也沒那麼好了,因為和珅惹了很多人,也沒見著她勸他收斂。

    清初的時候實行命婦輪流到後宮侍奉后妃的制度,輪到董鄂妃的時候,有一次被前去給太后請安的順治帝遇上了,然後順治帝每次都在董鄂妃去服侍的時候跑去給太后請安。

    順治十一年孝莊太后叫停了這個制度,當時風言風語已經傳到了皇城外面。

    進宮後董鄂妃也沒有恃寵而驕,反而繼續侍奉孝莊太后,可以說她沒什麼錯,但順治帝為了她跟著魔了一樣,她死了,難過到要出家,也真有和尚敢給皇帝剃度,後來被玉琳大師撞見才叫停了。

    沒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很惹人羨慕,同樣也很招人嫉恨,成為眾矢之的後芝麻大的過錯都能被人渲染成大錯,舉人上次寫的那個正陽門催款的摺子,要是換成與和珅有仇的人寫內容就不一樣了。

    唐明皇平時能護著楊玉環,可是在馬嵬驛“清君側”的時候卻無能為力,最後勒死貴妃的是宦官高力士。

    這個時候說“你是妒忌我才冤枉我”是沒用的,人家要的是你的命,除非你能一直保持這種“盛極”的狀態。

    以前宮裡流行金銀首飾,現在則開始流行一種仿真花了,好多內務府做的頭花都沒人要,舉人在崇文門買了一朵用珍珠做的白菊花,打算送給“襲人”。過年時送她能討一個笑臉,這樣喜氣洋洋才有過節的氣氛。

    他不管白菊花是不是守孝的時候戴的,她要是不樂意,他還可以“糾正”她,菊花代表的是君子,這是他家的“家風”。

    誒,老夫就是如此的漢子,德兒裡格爾朗格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