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 “羊”與“狼”(三)

    古時人們將蛇蛻皮的過程看作恢復與更新的過程,象徵著醫學的雙重屬性,即生與死、疾病與健康。人們會從蛇的屍體中提取有藥用價值的部位,同時也知道蛇毒進入血液是致命的,因此蛇還代表著藥物與毒物難以界定的矛盾屬性。

    自文藝復興時代開始,解剖屍體就是個挑戰法律和倫理紅線的問題,1752年英國立法規定,所有殺人犯都應予以剖屍,這被認為是死亡懲罰上讓人不快的奇恥大辱。其實早在中世紀人們就覺得剖屍是一種侮辱,但是當時並沒有制定法則。帕多瓦流行起來的“解剖劇場”被認為娛樂作用高於教學,儘管依舊有屍體在那裡進行解剖,想學醫的人往往會去英國。

    泰伯恩刑場的絞架一次可以處決8個人,自亨利八世開始理髮師-外科醫生協會就會分到4具,後來增加到6具,卻依然不夠,因此盜屍與販屍交易變得日益猖獗。往往盜屍者會在墓地和葬禮隊伍旁踱步,以瞄準目標伺機而動,在死者下葬的第二晚就將屍體拖出,然後將泥土回填。

    一頭鯨魚死後會被海洋裡的其他生物分解,保證一點都不浪費。亨利和喬安尼斯讀書的時候就接觸過這些偷屍的人,只要屍體沒有泛綠或者腐敗,售價為2基尼1克朗,嬰兒從腳往頭量,第一個英尺6先令,以上每英寸9便士,越是奇形怪狀或不同尋常的屍體售價越高。由於屍體過多,活人開始濫用,有人用頭骨製作肥皂盒,甚至還有人用嬰兒的骨骼為孩子們打造玩偶。

    年輕人就很少有對這些不好奇的,許多倫敦外科醫生組建了一個俱樂部,首先是信息共享,以防止盜屍者漫天要價,另外就是交流那些“靈異”的故事,比如一個人死了幾天後,放到解剖床上忽然坐起來、蹬腿、睜眼等等。醫生們當然不會以為這是亡靈作祟,而是研究是什麼造成了這些現象。

    一開始喬安尼斯還在可控範圍內,後來他有了新的發現。成年人類的手臂通常有兩根動脈,即橈動脈和尺動脈,均是由肱動脈分出,可是嬰兒卻只有一根動脈,出生八週後絕大多數人的這根動脈會消失,由橈動脈和尺動脈替換,但也有人不會消失,這樣他的手臂上就會形成三根動脈。

    喬安尼斯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後來不知怎麼開始研究起了血液,然後他就與一些“奇怪的人”有了接觸。

    亨利在喬安尼斯完成學業之前送

    回了家裡,不過比利時沒有英國那樣的醫學環境,這裡的宗教影響力很大。萬幸的是喬安尼斯也恢復了正常,大多數時候他看起來是個很好的叔叔,朗亨霍芬夫人甚至放心讓他和侄女們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