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痞軍師 作品

第463章 來自經濟層面的壓力

  按照規制,第六爵的官大夫便可得到可得七頃田、七“宅”的宅基地。

  而到了第七爵的公大夫這一級便已經算作高爵了,見縣令、縣丞只行揖禮,不用拜倒,本質上來說已經改變了自身的階級地位。

  而馬鈞所獲的公乘,顧名思義,其出入之時可乘公車代步。

  看似不算高位,實際上,這是刻意降低了馬鈞的存在感的同時又方便委派士卒對其進行保護……

  可以說在劉章若有似無的引導之下,曹操是越來越重視這些工匠們的價值了……

  而馬鈞的經歷也刺激到了其他的學生們,畢竟無論是受到的封賞還是那個所謂的專利費,可以說馬鈞不但是拿到了所謂光宗耀祖的虛名,同時還將實際的利益掌握到了自己的手裡。

  如何能夠不讓人羨慕?

  於是乎,一場轟轟烈烈的開創革新率先在許都爆發了,連帶著民間的工匠們也開始大量湧入許都,一時間,許都在成為廢都的一年之後,成了大漢工匠們心目中的聖地……

  而大量的工匠所帶來的手工業快速發展,也激活了許都周邊的城鎮,以許都為中心,長社、鄢陵、新汲出現的大量的手工業從業者,織造業與手工品製造業開始出現的快速而集中式的發展……

  而這些從業者生產出來的各種商品也被商隊們納入新一輪對外貿易的名目……

  “這可真是……也不知道西域諸國那群土豪們數代積累的財富能撐多久……”

  對此,劉章如是評價道……

  實際上,這種單方面掠奪式的雙邊貿易必然不會持續太久,這一點歷史上是有過相似情況的。

  最直觀的例子便是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大漢的絲綢與鹽茶等商品的確在海外十分暢銷,但往往在經過最初的幾次貿易之後,商隊能夠帶回來在國內進行販賣的商品實在是太少。

  畢竟你拿出去的在別人看來都是寶貝,而對方能夠拿出來進行交易的卻都是垃圾,這裡面會有利潤?

  當然,商隊可以只收取金銀,不過嘛……

  難道那些國家都是傻子?的確無論在哪個時代,掌握鉅額財富的都是少數人,可諸如金銀這樣直接作為貨幣使用的貴重金屬,一旦外流過多所帶來的後果,必然是經濟循環的崩潰……

  換言之,一旦大漢的商隊交換金銀的數量過多,必然會讓對方感受到來自內部的壓力,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要麼減少金銀交易的數量,要麼拉別人下水。

  實際上,就像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漢的絲綢使雙方的貿易一直處於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