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




孟城回到病房時,正聽到孟崢在背詩。




雖然孟崢才三歲多,但他已經上了一年育苗班,學會了從一數到一百,簡單的字能認好幾十,古詩詞也會背好幾首。




孟崢在外人面前總是表現得很老成,到了爸媽面前卻很喜歡顯擺,剛背完《登鸛雀樓》,就嚷嚷說道:“我還會背《靜夜思》!”




“嗯,那你再背一首《靜夜思》。”




孟崢用力點頭,挺胸抬頭大聲背誦:“《靜夜思》,李白……”




背完《靜夜思》,又背《春曉》,孟崢連著背了七八首詩,庫存全被掏空,又聽爸媽把自己誇出花來,小傢伙才心滿意足地結束這項活動,湊過去看妹妹。




葉敏也才抽出空問孟城:“你怎麼去了這麼久?”




“那對夫妻對好了口供,都一口咬定徐海洋是被李文秀矇騙,不算從犯。”孟城回答說,“負責這件事的趙隊長問不出來更多信息,讓我幫著審。”




葉敏對這件事的關注一點都不比孟城少,她也無比希望李徐夫妻能自食惡果,得知趙隊長撬不開他們嘴巴,著急問道:“結果呢?你問出來了嗎?”




“問出來了。”




葉敏鬆了口氣:“那他們會坐牢嗎?”




“會。”




葉敏放心了,又問:“趙隊長都撬不開他們的嘴,你怎麼讓他們老實交代的?”




“我看過案情資料,被抓後他們沒有單獨說話的機會,所以我猜測,他們應該是行動前串的供。但如果是這樣,說明他們對事情能不能成功存疑,但李文秀敢做出這種事,肯定不會覺得自己會被抓。”




葉敏思索著點頭:“你說得對。”




“再根據徐海洋個人的口供,我認為他應該是個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人,李文秀認為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但他對此持悲觀態度。而他的性格不足以勸說李文秀改變主意,李文秀想要計劃順利進行,也少不了他的幫助,所以她需要安撫他,才有了串供這件事。”




葉敏繼續點頭:“聽起來很有道理。”




“所以我先去見了徐海洋。”為了不讓葉敏擔心,孟城省略了他痛揍徐海洋的事,把審問過程複述了一遍。




葉敏越聽眼睛越亮,最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聰明!”




面對媳婦的崇拜,孟城嘗試了兩下,都沒能壓下唇角弧度,只好咳嗽一聲掩飾心情,才繼續說:“拿到徐海洋的口供後,我又去見了李文秀,趙隊長說她性格堅韌,嘴巴比徐海洋更難撬,但我不這麼覺得。”




“怎麼說?”




“徐海洋性格懦弱,但他也自私,最在乎的是自己,串供有利於他。而李文秀看著果決,實際上有個很大的弱點,子女,她決定保住徐海洋,實際上是為了子女有人照顧。在看到徐海洋的口供後,她對這個男人本就薄弱的信任,會被進一步蠶食,然後我給她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聽完李文秀的審問過程,葉敏更關注的不是李文秀本身,而是那兩個孩子:“他們真的會被領養嗎?”




“概率不大。”




“嗯?”




“沒有子女的夫妻去福利院領養孩子,會更傾向於年齡小不記事的男孩,李文秀大兒子今年已經八歲,早已經記事,小的年齡雖然合適,但是女孩……福利院裡女嬰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