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





而且徐家兄妹和其他被遺棄的孩子不同,他們是父母坐牢後被送進福利院的,如果到福利院領養孩子的家庭在意這點,他們被領養的希望會更加渺茫。




葉敏聽後,心裡談不上痛快,但也並不同情那兩個孩子。




雖然有句話叫“罪不及子女”,可一想到李文秀調包孩子是為了讓女兒過上好日子。




且原著中調包成功後,那個孩子在她家確實過得很好,還有機會考大學,而她親生的女兒卻被殘忍對待,她就沒辦法對李文秀的子女心存善意。




她能做到的,最多就是不落井下石。




反正李文秀和徐海洋都已經招供,等待他們的只有牢底坐穿,便乾脆放棄繼續問下去,將話題轉向其他。




……




孟城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沒什麼經驗。




越戰爆發後,國家就一直派兵援助,參與援助的軍人並非一去就在那裡紮根,直到戰爭結束才回來,而是被分成了數個批次,每個批次去的時間和回的時間都不同。




孟城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六六年到六七年,回來不久他就升了副連,再不久收到叔嬸信件,趁過年回江城跟葉敏相了個親,並迅速扯證結婚。第二次是六八年初,新婚不久後去的,次年二月份才回來。




等他結束工作請假回到江城,孟崢已經滿三個月。而且他那次在家待的時間不長,差不多剛學會抱孩子,假期就結束了。




之後再回江城,孟崢已經滿一歲,不再是嬰兒形態,抱起來更重也更容易。




隔了三年,抱孩子的姿勢孟城哪怕沒忘光,也差不離了,尤其安安出生才幾天,個頭比他巴掌大不了多少,比他第一次見到孟崢時脆弱很多。




因此他雖然很快回想起了抱孩子的手法,但抱起安安後,總覺得束手束腳,生怕一不小心弄傷女兒。




再加上樑娟回去後,衝奶粉、換洗尿布,還有給葉敏打飯打水這種活都得他一個人幹,所以前兩天他過得可謂兵荒馬亂。




好在他學習能力強,到出院時終於能抱著女兒行走自如,衝奶粉和換洗尿布這些事也做得越來越遊刃有餘。




有了他的照顧,葉敏也終於能睡個好覺。




這麼說不是梁娟做事不如孟城,但她畢竟是來幫忙的,很多事能自己做,葉敏都不會麻煩她,晚上孩子也基本都是她在喂。




孟城則不同,他是她丈夫,是安安的父親,他照顧他們母女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事,在他面前,葉敏可以安心當甩手掌櫃,晚上睡得自然更加安穩。




到了出院這天,葉敏看起來精神滿滿,除了衣服穿得稍微厚了點,看著一點都不像剛生完孩子的產婦,連護士都說她養得好。




葉敏倒是很謙虛:“主要是孟同志照顧得好。”




正給行李打包的孟城聞言,掩飾地咳嗽了聲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孟城說得理所當然,可護士在產科幹了好幾年,但真沒見過幾個像孟城這樣願意照顧媳婦月子的。




好些的,也可能是家裡實在沒人照顧,可能會守在病床邊,但最多幫忙打個一日三餐,媳婦給孩子換尿布都都不一定會搭把手,整一個撒手掌櫃。




差些的就媳婦生孩子那天露個面,其他時候全是親媽在管,美其名曰工作忙,實際上就是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