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不遇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三章都是光頭

 這位黑衣年輕僧人神色鄭重起來,說道:“阿彌陀佛,小僧法號清上,小施主既然是要見我家主持,那便先去迎客堂等候,待小僧稟報與長老們知道,好迎接小施主才是,不知道小施主仙鄉何處,如何稱呼?”

 “在下北蒼人氏,姓蘇,受西涼天佛寺一位叫方六安的行者所託來貴寺交接一件法器,請清上師傅通稟,如果無戒大師在寺中的話,在下應儘早將東西交出,以了結那位行者所託,也盡在下之職。”

 黑衣僧人始終微微彎著腰,恭敬說道:“請蘇施主隨小僧前往迎客堂休息片刻,小僧再去與各位長老稟報,蘇施主,請。”

 和黑衣僧人一起前往迎客堂,迎客堂是九十九間佛堂中最靠近山門的一間,其實每一堂的規模都不比偏殿小,一般只是比較重要的來客才會被請入迎客堂,由寺中負責迎客的長老接待。

 蘇顯仙被黑衣僧人請進大堂,大堂內有十幾個小沙彌正在收拾衛生,看到黑衣僧人之後都恭敬地施禮,有人稱呼其為師叔,也有人稱呼其為師伯的。

 清上行者讓幾位小沙彌給客人倒茶接待,然後匆匆往大堂後而去。

 蘇顯仙一盞茶剛喝完,便見清上行者跟著一位身穿白色僧衣的老者返回迎客堂的大堂。

 那老僧當然是個光頭,不過看樣子應該是先天性光頭,沒有頭髮茬,所以頭皮顯得特別的亮,是油光發亮的那種亮,臉色也紅潤如孩童一般,不過鬍子雪白,看樣子已經有七八十歲了。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有客從遠方來,本寺未能迎接實屬失禮,蘇施主,見諒見諒,老衲法號祖雲特來向蘇施主請罪。”

 蘇顯仙連忙彎腰施禮,正色說道:“祖雲大師太客氣了,在下入寺未與貴寺接待僧打招呼,是在下的錯才是,是在下想先參觀一下貴寺的風景才會有這樣的誤會。”

 迎客堂中沒有椅子,只有大廳正中以原木鋪成的地板上擺著的十幾個蒲團,蘇顯仙與老僧人相對而坐,老僧人笑道:“蘇小施主年輕有為,在北蒼如此年輕而又擁有如此武道境界的人恐怕也只有那位十四歲中舉同年便被北蒼皇帝招為駙馬的蘇鐵蛋了吧?”

 蘇顯仙笑道:“祖雲大師慧眼如炬,在下正是蘇鐵蛋,大師,也許是在下孤陋寡聞,以前一直以為寺院都應該建在名山或者是深山之中,為何念悲寺會在城中?”

 老僧人笑著解釋道:“蘇施主,寺院在山,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寺院建在山上,是因為山上清靜,可避世修行,或者說,越高的地方離神仙就越近嘛,呵呵,至於念悲寺為何修建在城中,那是因為念悲寺不避世,念悲寺想為萬古大陸百姓做一些看得到的東西,而不是隻念幾聲阿彌陀佛,當然,念悲寺沒能保住萬古皇城,但佛還在。”

 以前在村子裡的時候,蘇顯仙在山裡認識一個老和尚,那個老和尚倒是說過一些佛與道的處世態度,說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斂財。

 當時的蘇顯仙聽聽也就算了並無太深感觸,但離開文古村之後,蘇顯仙對這種說法倒是有了一定的認識。

 什麼是亂世?那就是庶民生命已如草芥,統治者也朝不保夕之世,在這樣的世道下人們大都渴望和平與幸福,而佛家講的是來世,當平頭百姓們面對飢餓與動盪不安的世道時想的都是當下的安寧,今生都難以保全還哪裡顧得上什麼摸不著看不見的來世,積德行善修個來世好報只是人們安定時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