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修習道家內功

  先是沿著南華宮和學校的圍牆,跑上幾圈。

  然後再到南華宮裡,開始學習吐納之法。

  到了晚上,羅旋又得在華陽老道的指點之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神識,去感受體內的每一個臟器、每一處經脈、穴位。

  與此同時。

  姬續遠早已經將鋼鐵指標搞到手,並且僱人,把所需的鋼鐵運到了紅星鄉的鐵器社裡去了。

  姬續遠好像結交比較廣泛,而且他所交往之人的層次、級別也比較高。

  他竟然可以動用關係,讓鐵器社裡,那幫拽的二五八萬似的技術員、鐵匠們,給他加班加點的製造打穀機。

  而劉富貴這幾天,也不到處瞎溜達了。

  只見他天天穿著一件半新舊的軍裝,然後胸前也裝模作樣地別上了一支鋼筆。

  手裡還提著一個嶄新的公文包。

  別人的公文包都是,都是豬皮、牛皮公文包,多半還是單位上獎勵給他們的。

  而劉富貴手裡提著的公文包,卻是這個時期,還不是太多見的人造革的。

  這種人造革公文包,沒啥優點。

  它就是比別人在公文包更亮,賊亮賊亮的!

  走在太陽下,還會反光...

  只不過由於劉富貴手裡,提著的這個人造革公文包,還屬於早期產物,質量也不是太好。

  亮倒是夠亮,明晃晃的。

  只是公文包邊角上,已經有了明顯的磨舊痕跡,這讓劉富貴的光鮮度黯然了不少...

  真正好一點的人造革,得等到六五年,東洋的可樂麗公司才能研發出來。

  如今的劉富貴,派頭十足。

  他時時刻刻以“參與改良打穀機的關鍵技術人員之一”的身份,日日夜夜都蹲守在鐵器社裡,親自指導著打穀機的製造。

  只可惜,百密一疏。

  劉富貴沒想起來給他自己弄一盒名片,裝比度又得扣去3分。

  別看劉富貴兒給自己安上去的身份很高,但人家的姿態卻擺得很低。

  他一邊給鐵器社的那些技術員、鐵匠們陪著笑臉,一邊不停地給人家遞煙。

  現在的劉富貴,兜裡成天都揣著好幾包煙呢!

  在他兜裡,頂好的香菸有“大前門”,這包煙,是用來給鐵器社的負責人發的。

  好煙有“紅梅”、“翡翠”,這是用來和鐵器社裡的技術員、車間主任之類的管理幹部們,拉關係用的。

  劉富貴身上,最差的也是1角7分錢一包的“蜜蜂牌”香菸,這是拆來給那些鐵匠們抽的。

  有姬續遠託的人,向鐵器社打過招呼。

  現場有八面玲瓏的劉富貴盯著,總共5臺打穀機的製造,進展飛快。

  同樣作為“改良打穀機的參與者之一”的羅旋,這段時間裡,也就只去鐵器社裡露過一次面。

  羅旋這是想去看看:打穀機那個大滾筒,和框架之間的連接處,是否能夠在沒有軸承的情況下,也能保證打穀機的正常轉動?

  顯然,羅旋還是低估了群眾們的創造性。

  在沒有現成的工業軸承可用的情況下,鐵器社的技術人員開動腦筋、另闢蹊蹺。

  連接處,技術員在框架上做出來一個凹槽,裡面放上自制鋼珠。

  然後將大轉筒那根拇指粗的鐵軸放上去,抹上工業黃油,一個土法軸承就算做好了。

  這樣做出來的打穀機滾筒,雖然沒有使用軸承,但照樣能夠轉的飛起!

  至於手搖式玉米脫粒機。

  由於鐵器社先前已經有了一次製造的經驗,再加上脫粒機的結構,比起打穀機簡單的太多了。

  所以,製造幾十臺手搖式玉米脫粒機,甚至都不需要動用鐵器社裡面的那些高級技工。

  就一名老師傅,帶領十來八個學徒工,就能很順利地製造出來。

  打穀機和脫粒機的製造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