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沒那麼簡單




其實還是鑽了一個空子。



這邊使用的車輛,全是臨時聯繫的。



而且大多數都是從內蒙那邊、或者是駝城北面拉煤下來,他們返程的時候都是空車。



這樣一來,順帶回去的時候拉點貨。



也多費不了幾個油。



而那些貨車擁有單位,因此還能收上一筆運費。



與此同時,貨車司機們也能分到一些“加班補貼”,這是妥妥的4贏的局面。



因此運輸信息服務社,這種低技術含量的企業,趁著那些國營的汽車運輸公司體制僵化,這才賺了個盆滿缽滿。



按照羅旋、還有陳小白的思路來說,以後貨運信息服務社,不僅僅會利用這些別人單位的空車來賺錢。



而且服務社本身,以後也會購買一些小型一點的車輛。



作為長途和短途運輸,大宗貨物和零擔貨物之間,那片空白市場的一種補充。



這樣一來,



遇到運輸距離遠,貨物比較重的,就可以充分利用返程的拉煤車。



而一些比較零散的短途轉運,就可以用自己單位裡的小型貨車,作為一種補充。



這種經營模式,非常非常的靈活。



成本還還低廉。



相信以後,在不遠的將來。自家的貨運信息服務社,佔據絕大部分的塞北的貨運市場。



那也不是不可能...



劉毅德提出來的“渠道下沉,深耕鄉鎮一級”。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客戶不分大小都要對他熱情服務,以圖長遠。



“優化信息渠道”,這個其實就是加強與貨主,他們和信息服務社之間的聯繫。



說白了,就是讓信息服務社的專職、甚至是發展一些兼職的工作人員。



讓他們多出去跑,多和那些有運輸需要的生產隊、小單位加強聯繫。



螞蟻多了還能咬死大象呢。



大單位的生意,信息服務社不一定攬的上,那就多拉點這些小買賣。



聚沙成塔,聚少成多。



這樣堅持這樣搞,貨運信息服務社,就不會愁沒有貨源了。



而“加強與司機進行收益捆綁”,這一點,各個辦事處都在積極落實,並且一如既往的在堅持執行著。



在這個時期開大貨車的司機,雖然社會地位很高,看上去也很牛。



但畢竟受制於交通條件,和塞北惡劣的氣候影響。



其實這些廣大的司機師傅們,他們跑在路上的時候,也是遭了老罪了!



而貨運信息服務社,一旦聽說哪裡有大堵車。



或者是發生了重大的自然災害事故,造成了大批貨車被困的話。



當地的貨運信息服務社,就會立馬組織人手,拉著三輪、甚至是趕著毛驢車,迅速趕往事發地點。



給那些受困的司機朋友們,送去熱水、熱氣騰騰的烙餅之類的食物。



以幫助他們脫困。



包括每一個縣、和大一點的鄉鎮上面,貨運信息服務社都自備停車場。



為這些司機朋友提供免費的停車,洗車,甚至是偶爾住宿的服務。



如此一來,不說別的。



現在已經有不少的司機,他們在私下裡,都親切的把貨運信息服務社稱作為“司機之家”。



有了這一層優勢在裡面,哪怕在誕生3家,甚至30家同行。



貨運信息服務社,也渾然不懼!



他們能夠學得來企業架構,這個容易。但他們難道還能學得來,這些軟件服務上的東西?



那才怪了!



對於那些拿死工資的國營企業職工來說,就別指望他們放下架子,彎著腰替別人服務了...



聽完了劉毅德的詳細介紹。



辜主任陷入了沉思,而羅旋這鼓掌叫好,當即就表示自己很支持劉毅德這種思路。



其實為什麼支持劉毅德?



表面上來看是因為他的思路很清晰,方向很正確。



不過背後有一個更高層級的原因,羅旋不想說出來,免得讓大家夥兒覺得自己在那裡唱高調:



要想發展一個地方的經濟,那就必須要讓貨物流通起來。



而讓廣大群眾得到實惠,那降低物流成本,從而也把工農業產品價格給降下去。



雖然說“計劃委”在制定收購價、和零售價的時候,他們在行動上會稍微滯後一些。



但最終因為物流成本降下來了。



總有一天,計劃委也會把零售價格往下調。



如此一來,原本貧瘠苦寒的塞北群眾們,不就能得到實惠了嗎?



等到開完會。



劉毅德被提拔成德綏縣,貨運信息服務社主任助理,開始著手參與管理和業務方面的工作。



而辜主任則被羅旋,宣佈暫時離崗。



至於對他後續工作的安排,到時候再議。



這一任命,



直接就把德綏縣辦事處的所有幹部職工們,給雷的外焦裡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