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24 章 豬瘟配方

 從這天開始,清音的門診量忽然暴增,從五六個漲到了十個出頭,直接翻倍!

 當然,跟後世三甲醫院的動輒七八十不能比,畢竟書城市鋼廠只是一個國營大廠,人口基數在那兒擺著,清音的“出名”也僅僅是在廠裡,和杏花衚衕附近。

 但饒是如此,也讓整個衛生室高興壞了。

 張李楊三人平時是翹班摸魚,但那不是有活幹她們不幹,不是她們主觀上懶惰,是真的沒事幹。

 每天打掃一下辦公室衛生,就是把地板擦禿嚕皮,也幹不了八.九個小時不是?

 可現在有了病人不一樣了,清音做過老闆,知道一個好的領導不是什麼都要親力親為,旁人能協助的就一定要撒手出去,所以她經常給她們仨派活幹。

 每次,她都是笑眯眯的,以開玩笑的語氣使喚她們,大家也不惱,她小是小,但她真的給整個衛生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在這個集體榮譽感爆棚的年代,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小孩需要做推拿的,清音就叫她們過去看著,自己講解兩遍,示範幾次,就是再笨的人,多看多練也能學會。

 尤其張姐李姐家裡都是有小孩的,學會了她們回家也能給自己的孩子做,誰會不願學?

 楊姐就不願學,清音也不勉強,就讓她幫忙給病人交代中藥煎服方法、注意事項,動動嘴的事,她也不好拒絕。

 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一來二去,四個女同志還真把中醫門診給運轉起來了。林莉作為領導,偶爾看兩個西醫病人,就能有更多的時間騰出手去參加各種行政事務。

 是的,上次清音去區衛生局送材料就發現,人家挺不待見她們鋼廠衛生室的,就跟上了黑名單一樣。

 後來瞭解了才知道,林莉這個老頑固,對於廠裡和局裡交代的任何與行醫無關的行政事務,她從來不幹!

 她就是那種當醫生就只看病,其它事全推的領導,什麼局裡安排的行業大比武啊,職工運動會啊,文藝匯演啊,廠裡安排的會議啊,學習啊,她通通不去。

 清音:真乃整頓職場第一人!

 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有啥事都輪不到衛生室,她們變得越來越邊緣,越來越不受重視,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譬如,清音剛好的,你回去等著,結果一等就是一個星期……最後來了嗎?來了,但清音已經自己修好了。

 想要買點口罩生理鹽水啥的,申請交上去,財務批了,領導批了,廠辦說等著。

 林莉去催,人家也不愛搭理她,最後還是清音忍無可忍,自己去廠辦要的。

 清音上輩子在醫院待過,知道一個大單位運轉是需要很多環節和部門同時發力的,但凡一個環節卡殼,再小的事也會被擱置。

 衛生室人微言輕,可不就是要處處被人卡脖子嘛?

 “而改變這一切,咱們就從最基本的,加強廠辦事務參與開始起。”

 林莉老臉有點掛不住,“你以為我不想參與,是他們搞行政的閒出屁來,就會拿咱們基層幹工作的當猴耍,沒意思。”

 清音點點頭,表示同意,她上輩子離開公立大三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與醫療無關的工作太過,譬如好不容易下夜班回家補個覺,科裡非得奪命連環call讓你去參加什麼晚會的節目彩排。

 “我就偏不做,大不了把醫務室裁撤掉。”

 “何不換個角度,想想讓誰做?”

 林莉四肢僵硬,蹦跳不是很協調,你讓她黑著臉系根紅腰帶給人扭秧歌?可據她瞭解,像什麼文藝匯演這種文娛性質的活動,張姐李姐很喜歡,她們一個擅長跳舞,一個擅長唱歌。

 “而同樣的,您擅長的是醫療技術方面的,那區裡每年組織的行業大比武,能最大程度展示咱們書鋼人精神風貌和醫療技術的活動,您為什麼不參加?”

 “那不是我以前啥都不參加,等我想報名這個,人家說以為我們不報,已經截止了。”

 清音瞭然,“所以,咱們現在就可以劃分好,哪些活動,是適合哪些人參與的,哪些是適合咱們搞技術的人參與的,儘量多參與進來,才能逐漸有話語權。”

 林莉張了張嘴。

 “主任也別說沒時間,說句實在的,就咱們所裡目前這點工作量,跟人生產一線比起來,您覺得算大嗎?”這裡可是全廠公認的,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養老部門。

 如果她們甘於被邊緣化,甘於被區別對待,清音無話可說,總得允許別人躺平當鹹魚。可她們每次被怠慢的時候,都不高興,罵廠辦,罵後勤,回頭還是老樣子,清音就覺得有必要鞭策一下。

 “世界上任何一種好的東西,都是自己主動爭取來的。”等著別人送你手裡,那你就別想有好的。

 林莉看著她,嘆息一聲,“看不出來,你小小年紀看得倒是比我還透。”

 清音笑笑,她上輩子為了爭取一個好的實習分配醫院,大二就跟著學姐學長厚著臉皮上臨床,別人每個週末逛街火鍋電影,她風雨無阻跟

師。進了大三甲,想留下來,她就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不斷考證進步,最後才在同批實習生裡脫穎而出。留下後,為了早日升職稱,早日坐門診,她依然是學習,看書,考證,論文……更別說自己創業後,多少個夜晚通宵,多少次三顧茅廬請名醫。

 她的每一次稱心如意,都是努力爭取的結果。

 ***

 沒幾天,顧安又來了。

 不過,他直接個事。”

 “林素芬大概率出不來了。”

 “她扛下了所有?”

 “不是她扛,是被劉加敏推的,劉加敏始終堅稱嫁妝他沒動過,而那些東西也確實是從林素芬手裡流到劉大手裡,他不是監守自盜,而是保管不力。”

 清音點點頭,“那他很快就能出來?”怎麼越想越不爽呢。

 “你要是不爽,我可以讓他出不來。”

 清音笑起。”

 “我以前查他的時候,發現他無懈可擊,但他被抓後,我的人在他家和派出所附近蹲守到兩個人,都是奔著嫁妝裡的醫書去的,其中有一個還是上次城北化肥廠間諜窩子的漏網之魚。”

 “意思是,劉加敏有可能是間諜?”

 “不是有可能,是一定。”不然不可能這麼訓練有素,這麼謹慎。別的不說,單說他裝死那一招,要不是清音剛好是醫生,還差點就被他矇混過關了。

 正常人裝病裝暈倒也不少見,可像他那樣真“死”過去的,顧安也是第一次見。要不是他提醒公安說此人會假死,公安都差點被他騙了兩次送出去就醫,這一出派出所大門,那可就是放虎歸山。

 “他跟林素芬狗咬狗的,倒是倒出不少東西。”林素芬這幾年跟他來往頻繁,即使沒有不正當男女關係,但為了減刑也會供出一些只有她能發現的蛛絲馬跡,尤其是上次著急出手大黃魚的事,明顯他也不是主謀,上面有更高更嚴密的組織在指導著他們。

 “再咬兩天,應該就吐得差不多了。”

 清音再次笑起來,要是間諜,那就不可能只是關幾年的事了,這狗東西,就等著承受國家的鐵拳吧!

 “你的損失,派出所那邊已經封存了劉加敏和林素芬名下的財產,五根大黃魚的抵不上,但那幾件首飾應該夠賠償。”

 清音心裡樂開了花,面上還得遺憾一下下,哎呀呀,五根大黃魚呢,就這麼“損失”了,真是心痛呀。

 “不過你放心,要是他們賠不出來,劉加敏的組織一旦被端,裡頭積蓄的財富,也會把你的大黃魚算上,到時候一併賠給你。”

 清音肚子都快樂開花了,對不起,吃間諜的錢,她不虧心。

 “高興了吧?高興的話,幫我個忙。”顧安有點不自在,眼睛打量著診室的佈置,乾淨,明亮,就像她一樣。

 “能下班不,能的話一起走。”

 清音欣然答應,將診室的門鎖上,他騎上車,她坐後面,很快消失在擁擠的下班人流中。

 “肚子餓了,先吃飯吧?”

 清音想了想,自己下館子只下過杏花衚衕附近的,“好,你是土著,你說哪兒好吃咱們就去。”

 不知道為什麼,顧安翹起嘴角,把車子騎得飛快,直接來到北城區一條小巷子裡,又熟門熟路來到一間小平房,掀開門簾的一瞬間,清音感覺自己開始對這個世界不瞭解了。

 原本,按理來說現在是沒有私人飯館的,可這間平平無奇的小房子裡,是完全的小飯館佈局,七八張小桌子都有人,大家吃著飯,聊著天,就像上輩子的街邊小飯館一樣。

 尤其是發現每一桌的菜都不一樣,不像國營飯店每天就只供那五六道菜,橫豎怎麼點都一樣。

 “安子來啦,先找地方坐啊,等我把這炒完。”肩上披著白毛巾的大師傅,還衝清音憨厚的笑笑,一位大媽趕緊給他們拿碗筷。

 “想吃什麼,隨便點。”顧安大咧咧坐下,“你們那裡,有沒有這樣的飯館?”

 清音“噗嗤”一聲笑出來,他還一副邀功的樣子,似乎是小孩把好朋友帶到了自己的秘密基地,隱隱炫耀。

 顧安也發現自己忘形了,輕咳一聲,“來個孜然羊肉,怎麼樣?他們家羊肉一絕。”

 “好,再來個爆炒腰花,你吃不?”有些人是不吃內臟的。

 “吃,喜歡的話,下次咱們嚐嚐他們家的紅燒肥腸。”

 清音點頭,別說,她對凡是能吃的都來者不拒,小時候苦慣了,哪有那條件挑三揀四,後來吃著吃著,發現有些部位也是真好吃。

 而且,她發現個問題,顧安最近跟她說話怪怪的,好像說什麼都問“行不行”“可以嗎”,似乎是在徵求她的意見,可她記得,這傢伙以前不是這樣的,他好像連話都懶得跟自己說,要說也是一副“通知你”的樣子。

 菜很快上齊,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清音連著幹了三碗米飯,吃到最後還用孜然羊肉的油拌了個飯,將盤子底上吃得一乾二淨。

 不知道為什麼,她有種感覺,在顧安面前很安全



 這種暫且稱之為安全感的東西,讓她能夠卸下心防,聊起她在現代的事,她的公司,她的資產,她的豪宅豪車……而顧安,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會詢問幾個自己聽不懂的名詞。

 一直到離開小飯館,清音才想起正事:“你今天請我吃飯,是有其它事吧?”

 “請你去幫忙給豬看病,可以嗎?”

 他的神情不是開玩笑,清音就知道應該是真的,也嚴肅起來,“是大規模的嗎?”

 顧安點點頭,“目前看來情況有點嚴峻,畜牧站也沒辦法,多種抗生素聯用依然無法控制住。”瞿建軍那天上報之後,上面很重視,當即派出軍醫和省裡的動物醫學專家前去那個村子,至今仍然查不出是什麼疾病。

 “跟我說說都有些什麼症狀。”清音先回診室跟林莉說明情況,林莉趕緊讓她去,說下午都不用來了,算她出外勤。

 清音帶上自己的出診箱,坐上自行車。

 大概十分鐘後,得知最開始發生豬瘟的村子在西邊,叫小西村,是個窮得出名的生產隊。剛開始是社員自家養的豬不吃食,沒精神,一天只趴窩睡覺,還伴隨拉稀、哼唧等不舒服,沒幾天餵豬的小孩發現豬耳朵尖尖上和尾巴根破皮潰爛……然後沒兩天,豬就死了。

 最開始死豬那家人,也沒往豬瘟上想,以為就是運氣不好,但死都死了,就當提前過年,把肉給吃了。

 沒想到接下來,接二連三的,整個生產隊的豬都死了,隊長髮現不對勁,要往公社和畜牧站上報,但社員們不幹啊,這要是報上去了,就得當豬瘟處理,誰能眼睜睜看著那麼多白花花的豬肉被掩埋?

 最終,眼看最先吃死豬肉那兩戶人家也沒出什麼問題,隊長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了。

 “現在附近幾個村子的社員都被集中管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事。”

 “不會。”清音很肯定地說,這些症狀應該就是急性豬瘟,不會在人之間傳播,因為無論是原書還是現實世界裡,70年代的書城市沒有爆發過人的傳染病。

 很快,車子進入小西村,村口站著幾名穿便服的工作人員,看見是顧安什麼都沒說就放行了,來到一間新改出來的豬圈前,那裡已經聚集了好幾名專家和軍醫,其中還有上次清音見過的幫顧安取子.彈的年輕軍醫。

 徐文宇看見她,臉上有種清音意料之外的驚喜和激動,他主動伸出手:“你好,清醫生,正式認識一下,我叫徐文宇。”

 “徐軍醫你好。”

 幾名專家正愁眉苦臉,聽見“清醫生”全都轉過頭,但心裡都有一個想法——就這,就是請來的外援?是護士吧。

 倒不是說對醫生和護士有什麼高低之分,而是她太年輕了,一看就跟經驗豐富的老大夫搭不上邊。

 瞿建軍主動為他們介紹,清音也沒注意聽誰是誰,她的注意力全在圈裡那兩頭還沒病死的豬身上。

 這兩頭是最近才發現的後發病例,果然症狀都跟顧安說的一樣,清音心裡已經有了初步推斷。

 但這麼多行業專家在場,自己一個年輕人也不適合先開口,於是就假裝繼續觀察。倒是一旁的老專家們,心裡已經不太舒服了。

 怎麼說呢,他們來到小西村已經三天了,用了多種抗生素都沒能扭轉局勢,反倒是讓一開始還活著的六頭病豬死了四頭,現在僅剩的兩頭,本就讓他們面上無光。誰知瞿建軍說是去找外援,他們以為是請比他們學術造詣更高,更老道的動物醫學專家,誰知居然找了個比他們孫女年紀還小的小姑娘……

 小姑娘也就罷了,她還是個中醫……

 這,氣性大的專家,臉都紅了,瞿建軍這明擺著是在下他們面子,罵他們一群老東西沒用!

 也有涵養好的,主動問清音:“清醫生怎麼看?”

 “在幾位專家面前是晚輩班門弄斧了,但既然老師您考到我,那我就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權當是拋磚引玉。”

 其他人一見她把話說得這麼好聽,沒有年輕氣盛,也沒有點他們的治療無效,心情也好了很多。

 “依我看,這應該只是一場普通的急性豬瘟,不會在人之間傳播。”

 “什麼,急性豬瘟?!”

 “要是簡單的急性豬瘟,為什麼我們用青黴素無效?”還治死了三分之二。

 清音看向眾人,“其實各位老師的治法是正確的,規範的,這是值得晚輩學習的地方,但我作為一名醫人的中醫,以中醫的眼光看,豬和人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有人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怎麼著,你還能給豬把脈啊?”

 “這把脈是把哪隻手?哦不,哪隻腳,豬可是有四條腿呢!”

 “不把脈,難道是給豬扎針?”

 其他人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就一個扯唄!

 清音也不惱,她的資歷在這兒擺著,擱一群年紀堪比自己爺爺的老專家面前確實不夠看,她也不喜歡打嘴炮,“我的看法是,既然青黴素無效,何不試試清熱解毒

的中藥?”

 眾人不說話,都看向瞿建軍,有倆老專家甚至是準備看好戲的,他倒是要看看,瞿建軍會不會信她的鬼話。人生病了喝中藥,豬生病也能吃中藥,中醫就是包治百病唄。

 瞿建軍卻是絲毫不猶豫的點頭,“好,你開個方子,我們去抓藥。”

 老專家們:“……”

 奄奄一息的豬啊,就這麼灌些草藥進去,它們本就脆弱的肝腎能受得住嗎?是藥三分毒,更何況是成分不明的草藥,這是嫌它們死得不夠快!

 有人張了張嘴想阻攔,被身邊的人拽了一下,頓時反應過來,是啊,你阻止幹啥,治死了又不用他們擔責任,最後要吃掛落大家一起吃,還能有人幫著分散火力。

 況且,這樣的異想天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輕,就是要讓現實狠狠教她做人,她以後才知道什麼叫學術權威,什麼叫專家。

 倒是徐文宇為首的幾名軍醫,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畢竟很久以前他們就聽徐文宇說過自己遇到一個年輕中醫治好了重度昏迷病人的事,被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本就對這位神奇的中醫大夫充滿好奇,此時知道就是眼前這位,大家雖然心裡不太贊成,但說不定還跟上次一樣有效呢?

 反正,常規療法也沒用。

 很快,無人勸阻之下,中藥抓來並進了大鍋煎煮。大家也不走遠,三三兩兩的在豬圈周圍站著,等著待會兒看這兩頭豬怎麼個死法。

 顧安的視線看過去,見清音的臉被太陽曬得紅紅的,連忙以眼神示意旁邊的大槐樹。

 大家站得久了,腿都有點軟,尤其是那幾位老專家,清音沒要坐。

 五月底的下午兩點多,太陽直晃晃的掛在頭頂,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老專家們不僅小腿打擺子,額頭的汗都快流成線了……忽然,大家眼睛一亮!

 有個高個兒小年輕,從村民家裡拎來一個小板凳,老專家們眼睛都直了!

 雖然是小板凳,太小了,但,這個時候能一屁股坐上去,那真是比吃冰西瓜還讓人舒服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琢磨到底是讓誰先去坐。老王是研究院副院長,老李是工齡最長的研究員,老劉是參與過重要項目研究的,老張三年前做過心臟手術……不好辦啊,誰都以為自己是最適合的那個。

 然而,就在大家內心論資排輩的時候,只見那小夥子來到大槐樹下,放下彷彿發著金光的小板凳,那個要給豬喝中藥的小姑娘坐,坐,坐下去了?

 就這麼坐下去了!

 清音懶得看他們五顏六色的臉,一開始她確實是尊重他們的,可奈何人家不尊重她,那她也就沒必要熱臉貼冷屁股,該坐就坐。

 大槐樹下是真涼快呀,坐著小板凳,要是再來兩塊西瓜,一把蒲扇,那這個夏天就完美啦!

 很快,中藥煮好,工作人員按照清音說的份量,將藥液灌進豬嘴裡……

 接下來就是等待,清音倒是涼快得很,瞿建軍顧安徐文宇等人,本來就年輕力壯,站會兒不算什麼,可真是苦了那群老專家。

 沒人給他們搬凳子,沒人讓他們坐會兒,他們自己又自持身份,誰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就這麼尷尬的,熱辣的站著……站著……

 然而,更讓他們鬱悶的是,又站了兩個小時,這兩頭豬都沒嗝屁。

 倒不是說他們有啥壞心眼,他們也很樸素,樸素而堅定的認為,中藥會加快它們的死亡,等它們一死,今天的事就了了。

 可奇怪的是藥下去,按兩頭豬居然慢慢的不哼唧了,睡了一會兒,發出舒心的鼾聲,一會兒起來尿一泡,一會兒起來拉一泡,沒一會兒甚至還來拱門!

 這意味著,它們肚子餓了呀!

 這兩頭豬都兩天沒怎麼吃食了!

 瞿建軍發現,連忙讓人把豬食倒進豬槽裡,它倆就甩著耳朵“啪嗒啪嗒”的吃起來,那久違的咀嚼聲,居然像天籟一樣美妙。

 “好了,可以量體溫了。”清音發話,立馬有人將體溫計放進豬屁股裡……

 喂藥之前,清音讓量過一次體溫,現在再量,就是用數據證明自己的治療有效。

 “剛才是42度,現在39度,已降至正常。”

 老專家們:“……”

 大家東張西望,或看天,或看地,或看鞋,就是不敢看清音的臉。

 當然,清音也不是要證明自己怎麼樣,她只是想告訴這些龍國人,中藥是有效的,不僅對人,對動物也一樣。如果龍國人自己都否定它的作用,那將來願意學中醫,用中醫的人只會越來越少,當中醫有一天也跟其它傳統文化和技術一樣成為非遺保護項目的時候,那才是這個民族的悲哀。

 “剩下的藥,就餵給附近生產隊的豬,早晚各喂一次,不用一個星期,應該就沒事了。”

 瞿建軍鄭重記下,雙手握上她的手,“感謝清同志。”替我們的農民社員,也替我們的子弟兵。

 清音又待了會兒,見沒什麼事,有點想回家了。

 顧安跟

瞿建軍和徐文宇打聲招呼,推上自行車,倆人“嗖”一下就消失在眾人視線中,老專家們可終於緩過氣了,一個清嗓子,一個看天,一個捶腰的。

 瞿建軍趕緊安排人送他們回城區,主要是吧,他們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益處,清音的方子明顯更管用。

 ***

 接下來幾天,清音聽到的都是好消息,那兩頭實驗豬活得好好的,用上中藥的其它豬全都生龍活虎過來,瞿建軍將中藥分發到附近幾個生產隊手上,大家為了保住年底的任務豬,再也不敢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