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25 章 又又有錢啦!

 清音一愣,賣配方?

 “清醫生先別忙著拒絕,可以先聽我把話說完。”

 孟友德在屋裡踱步,“是這樣的,我們市六製藥廠跟其它製藥廠不一樣,我們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動物用藥,雖然大體跟人的用藥差不多,但劑量和劑型略有差異,這幾年因為國外藥物研發飛速進展,我們生產的藥物多數卻效果不佳,都知道是技術落後的原因,但國外的技術,我們又學不到。”

 這是事實,現在全世界都在對這個古老國家進行全方位封鎖,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而生物醫藥技術更是重點封鎖領域,同樣是抗生素,國外已經研發到了第三代第四代,而龍國還在使用副作用大、成本高昂、效果不佳的第一代產品。

 就這,還是當初花了老鼻子錢從國外醫藥公司買來的專利和技術!

 外面的世界在日新月異,國內卻苦於無師可拜。“以前我也進入一個誤區,以為國外的都是好的,先進的,可這次清醫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為什麼咱們龍國人就一定要學別人的技術,我們明明自己就有好的技術。”

 用了那麼多抗生素都沒效的豬瘟,一劑中藥下去就立竿見影,要說兩隻豬是偶然,那麼小西村附近所有瘟豬餵了中藥後都一天天好起來,至今不僅恢復正常進食,連體重都穩步增加了,這還不是療效嗎?

 其實老孟那樣中學西的人很多,一是對中醫無堅定信念,二也是環境所迫,國外先進的臨床技術和製藥工藝就像飛機大炮,暴風驟雨扣開大門,再加民國時期幾次廢止中醫的浪潮,讓更多的中醫人對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失去信心。

 中醫院校停辦,中醫院改成西醫院,報刊雜誌都在一股腦宣傳西醫,大家也就選擇性忽視了中醫的作用。

 其實誰都知道,中醫中藥能治動物病,老專家們不是傻子,可在這樣一邊倒的形勢下,所有人都下意識迷信西醫,選擇西醫,為自己所選的利益方站臺。

 老孟就是回家越想越愧疚,越想越後悔當時為什麼沒聲援清音,跟他一樣後悔的,孟友德相信還大有人在。

 “真的對不住,我父親他很慚愧。”

 清音再次說沒事。

 孟友德這才說會剛才的話題,“我觀察了幾天豬瘟病情,又把清醫生的方子拿過去研究了好幾天,我父親請了他們所裡曾經教授中獸醫的同事,依然沒能破解出清醫生的配伍比例。”

 當然,當時軍區找專家,都是下意識找的臨床方面的,那位中獸醫專家要是在場,或許就是不一樣的結果了。

 “明明用的中藥就那幾味,咱們都耳熟能詳,可為什麼效果就是不一樣呢?家父說,中醫的方子,講究配伍,是這樣嗎?”

 清音見他態度好,也倒是不介意跟他聊聊:“對,中藥的配伍和用量,才是不傳之秘。”

 接著,她又舉例,“同樣的兩味藥,用量比例不一樣,效果卻能謬以千里,不知您是否聽說過枳術丸和枳術湯?”

 孟友德連忙點頭,“聽家父曾提起過,它倆其實是同一首方子,藥物

 組成一模一樣,只是劑型不同,一個丸劑,一個湯劑,對嗎?()?()”

 清音點點頭,又笑著搖頭,看來老孟專家是真的轉行太久,有些細節的中醫功已經忘了。

 “在方劑名稱和藥物組成上,它倆確實可算同一首方劑,但在藥物用量來看,卻謬以千里。()?()”

 清音隨手從桌上拿起兩支筆,“兩首方子裡頭都有枳實和白朮,但當枳實用量倍於白朮的時候,它叫枳術湯,功效更偏攻,治療的是氣滯水停水腫類疾病。可當白朮用量倍於枳實時,它就變成了枳術丸,是個補方,治療的也是脾虛食積類疾病。♀()_[(.)]♀?♀@?@?♀()?()”

 一個攻,一個補,一個治水腫,一個治食積,就是絲毫不動中醫的人,也都知道,這完全就是謬以千里!

 孟友德看著她手中的兩支筆,深深地鞠了一躬,這個小女同志不僅臨床好,連中醫基礎理論都如此紮實!

 簡單幾句話就把他一個外行都聽得明明白白,“中醫實在是博大精深,深不可測。()?()”

 清音又笑了,所以當時她雖然給瞿建軍留了方子,但用量就沒留給其他人,而是讓顧安每天騎車送過去,哪味藥用多少,就連瞿建軍都不知道。

 她留的就是這手,回春錄裡的東西,那是瑰寶,瑰寶哪能隨便給別人?

 沒想到,自己這一手,反倒給招來位財神爺。

 “我也知道找您問配方是強人所難,但據我所知,目前全省已經有別的地方也發現了這種豬瘟,要是任由發展下去,今年或許咱們全省老百姓都沒肉吃。”

 這年頭農民和養殖場能養出一頭豬多不容易啊,又是年中,每頭豬都半大不小的,死了那真是又可惜又心疼。

 “如果你願意,我們願出兩千元購買你的秘方,早日研發成方便攜帶的藥丸或者注射液,早日控制住局勢,最大程度的減輕國家和農民損失,你看怎

麼樣?”

 孟友德見她不說話,以為是對條件不滿意,又補充道:“你要是覺得哪裡不合適,咱們還可以商量。”

 兩千塊對此時的任何一個龍國人,不算多,更何況,跟購買國外專利比起來,這就是毛毛雨!

 清音搖頭。

 孟友德心頭一跳,這是什麼意思?不賣?他今天出門可是跟領導立下軍令狀的。

 “是哪裡不合適嗎?您只管開口。”都改稱“您”了。

 “我可以跟貴廠合作,但我不要兩千塊,我只有兩個要求。”

 “您說。”別說兩個,就是二百個他都答應!

 “第一,如果你們拿了我的配方去研發新藥,藥名由我來定,可以嗎?”

 孟友德鬆口氣,他還以為是什麼很過分的要求,不就是一個藥品名嘛,現在的藥物命名還沒有後世那麼多條條框框管理,自由度很高。“可以,不知您想要個什麼樣的名字?”

 “劉氏清瘟淨。”

 “清瘟淨,可以,這個可以,一看就知道是治豬瘟的。但為什麼不叫清氏?”很明顯,她是想給藥物冠姓,但她不是姓清嘛,清家正好是祖傳的中醫世家,說

 不定就是老清家留下來的祖傳秘方。

 清音笑笑,

 “我想紀念我的母親。”冠以母親之姓,

 感激劉汝敏女士在那個艱難的年代依然能把老祖宗智慧保存下來,

 還能義無反顧傳給女兒,

 讓它造福龍國子民。

 孟友德露出瞭然的神情,轉而問她第二個條件是什麼。

 “以後,你們研發出來的劉氏清瘟淨,每賣出去一份,我都要收取3%的專利費。”

 清音說這個比例其實是很低的,不是她不想賺錢,而是她也在後世深受其害。要是按照國外資本家那一套,專利費就佔了大頭,那藥廠還怎麼賺錢?中間藥品流通各環節怎麼掙錢?大家為了賺錢,廠家就會壓縮生產成本,以次充好,中間商會不斷加碼,最後到了病人手裡,就是價格高昂但效果卻欠佳的藥品。

 最後買單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怎麼這麼低?我個人承諾可以給你到5%,回去商議一下,或許能到5.5%,我們也不能佔您便宜,實話說,藥品的利潤不算低。”

 清音搖頭,“我知道,所以我還有一個附加要求,我的專利費要的低,希望你們也不要把藥價定太高,我希望龍國每一個農民每一個養殖戶都能買得起,用得起。”

 孟友德半晌沒說話,看著她的眼睛,忽然有點自慚形穢,自己在廠裡待久了,想到的不是什麼造福於民,而是怎麼壓縮成本怎麼幫廠裡賺最多的錢,可這個小姑娘,她卻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廣大群眾換一個低價保障。

 這種胸襟,令他慚愧。

 “好,到時候具體事宜會有我們廠的專人過來跟您詳談辦理。”

 清音也爽快,“下午過來吧,順便籤合同。”畢竟還有其它地方也有了豬瘟的跡象,能早一天研發出來就能儘量早一點減少損失。

 等他一走,林莉連忙過來問是啥事,需不需要衛生室出面。

 清音沒想到她居然會主動關心自己的事,倒是有點罕見,以前她對誰都不愛搭理,怎麼出去開了幾次會,性格也漸漸有了點溫度?

 “沒事,是我跟他父親認識,他來找我問點事。”把涉及錢和豬瘟的地方省略了。

 清音還是挺高興的,藥物一旦上市,每賣出去一塊錢的藥物她就能得到三分錢,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她看的是以後,一旦市場打開,這種普適性藥物的銷量會非常大,而她的收益就非常可觀。

 那可都是源源不斷的錢啊!一次性拿兩千塊專利費,以後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兩千塊都不算錢,但分成比例不變,以後收到的專利費也會隨著物價上漲越來越多。

 籤合同的時候,顧安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消息,也跟著來衛生室,好像是在看熱鬧,其實把合同裡裡外外看了好幾遍,還幫著挑了兩個小毛病……嗯,他以為清音不懂,可清音上輩子簽過的合同比他讀過的書都多。

 清音就看著他忙前忙後,心裡想著有了錢,晚上要吃點啥好的。

 不過,還沒等她想好,這又有人來了。

 這一次來的是幾個戴大簷帽的公安同志,由劉副廠長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