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36 章 傳說中的“職業終...

 “實在是賣不出去,廠裡還放話,誰要是能給這些名貴藥材找到出路,就能升銷售科副科長,那位置空了半年多,咱們科裡摩拳擦掌的人多著呢。”包括她自己,今天也是來鋌而走險的。

 “副科長,小曼姐有意向嗎?”

 “怎麼可能沒有,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靠不上的。”母親早逝,父親續絃,有了繼母和弟弟,她以後別說得到家庭助力,就是結婚的彩禮錢都要被迫補貼弟弟呢。

 “那我試試吧。”清音淡淡地說。

 蘇小曼的眼睛眯了眯,但顧大媽在一邊,她也不好細問,倆人交換了一個彼此才懂的眼神。

 在這一刻,清音知道,她和蘇小曼不僅成了朋友,還成了戰略合作伙伴。

 她們也沒急著回去,蘇小曼對這一帶熟,聽說她們要買棉花,想了想,“新棉花可能買不到,但舊棉衣裡拆的,你們介意不?不介意的話,我知道有個地方可能會有。”

 清音其實有點介意的,但顧大媽不介意啊,她已經知道是要給自己做棉衣了,自己一老婆子,新棉花舊棉花差別不大,以前塞稻草的都穿過,有棉花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不介意,你快帶我們去吧。”

 蘇小曼帶她們來的,是城中區的一家信託商店。商店一樓是一個半人高的櫃檯,櫃檯後的貨架上,擺著一些不值錢的古玩字畫,清音隨意掃了一眼也沒往心裡去。

 一名穿著工作服的小夥子迎上來,“蘇姐今天有空過來,要點啥?我幫你找。”

 “小劉哥今天上班呀,有棉衣不?不要太舊。”

 “有有有,在樓上,你們先上去坐會兒。”

 清音帶著放不開的顧大媽跟著蘇小曼上樓,樓上的東西明顯要更好一些,都是裝在玻璃櫃裡,櫃子上著鎖。清音對這些東西也沒研究,原主嫁妝裡剩下的鐲子和耳墜,她雖然不知道價值,但也不打算賣的,畢竟是劉汝敏留給她最後的念想了。

 很快,小劉哥拖來一個大麻袋,“都在裡頭了,一塊錢一件,你們隨便挑。”

 看他跟蘇小曼的熟稔程度,應該沒賺她們錢,收購的時候就這個價。只是這年頭想到來買的人家也不多,存手裡也賣不出去。

 顧大媽眼睛一亮,一塊錢一件棉衣!這是什麼大好事兒啊!這幾天買棉花,一塊錢的棉花還不夠做只袖子呢!這還是能排上隊,能搶到的前提下,像他們沒這麼多棉花票的,只能眼巴巴看著別人搶。

 顧大媽一個箭步衝上去,直接把麻袋抱自己懷裡,開始一件一件仔仔細細的扒拉。

 所有棉衣,都是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家來賣的,外層補丁摞補丁,沒啥看頭,唯一的區別就是裡頭的棉花,從破洞的地方看進去,能看到黑黑的,也不夠蓬鬆,甚至還有濃濃的氣味兒。

 但顧大媽卻眉頭都沒皺一下,挑著一件黑色的棉襖說:“這件可以,回去把棉花拆出來,外面的布料還能納鞋底。”

 “這件也不錯,棉花沒啥味兒,回去曬曬,能做雙棉鞋。”

 清音上輩子也過過苦日子,但撿別人的舊棉衣穿,挑著用不了的黑心棉買,卻是第一次。想到顧安交給自己的1600,還有自己存摺上的5000塊,她忽然想給自己一個大耳瓜子。

 媽蛋,這種時候不享受什麼時候享受,錢存著有個屁用!

 “我們不要了。”

 顧媽媽不捨,“才一塊錢一件,回家拆拆曬一曬,還能用,大不了多買幾件。”

 清音從未如此的強勢過:“不行,安子出差前交代我要好好照顧您,他回來要是知道……我不好交代。”

 顧媽媽的兩個兒子都是好樣的,一個為國犧牲了,一個做的也是為民除害的事,憑什麼他們的母親連件新棉衣都穿不上?清音想著就覺得自己真是腦袋有包才答應來這裡。

 不過,小劉哥是蘇小曼的關係,人家也沒亂喊價,忙活半天啥

都不買清音也不好意思,眼睛掃了一圈,在玻璃櫃子外面不顯眼的地方找到一個青白色的細口瓶,“小劉哥幫我把這個包起來吧,回去插花。”

 小劉哥的臉色頓時好了不少,“好嘞,這花瓶我們收的時候是三塊,你給我三塊五就成。”

 清音也不砍價,直接拿錢,然後抱著花瓶,拖著戀戀不捨的顧媽媽走出商店,蘇小曼因為還有事跟小劉哥說,就暫時沒走。

 “顧媽媽您就等著看吧,安子不在家,我照樣能讓你穿上新棉衣。”她就不信了,沒顧安,她連這點能耐都沒有。

 顧大媽眼圈紅紅的,知道她是心疼自己,自己再推辭只會寒了孩子的心。“好,顧媽媽等著穿你的新棉衣。”

 倆人一路走回大院,誰知剛進院就聽見裡頭“熱鬧”得不像話,仔細一看,居然是柳老太在地上撒潑打滾,伴隨嘴裡各種汙言穢語,臉上的淚那是一把一把的,頭髮也被抓成雞窩,鞋子東一隻西一隻的。

 她罵得太快,快到清音都來不及聽清到底是些啥,就見她雙手拍打著地面,青石板上的灰都讓她徒手拍乾淨了。

 清音的視線在人群裡找到秦嫂子,連忙過去問:“嫂子你們沒事吧?”

 那種時候她只有一雙手,顧好顧媽媽已經是極限。

 “沒事,我還沒啥就放我們回家了。”秦嫂子依然後怕不已,“幸好聽你的把錢藏好,咱們一起出去的,好幾個都丟了錢呢。”

 她衝哭爹喊孃的柳老太使個眼色,“柳大媽就是丟了錢,回來天都要哭塌了。”

 “丟了多少?”

 “她說是二十塊呢。”

 有人吸口涼氣,二十塊啊,那可是一個普通工人半個多月的工資!以柳老太這摳摳搜搜的性格,二十塊都夠他們家一個多月的伙食費了,這換誰不心疼啊。

 “那些天殺的小賊,還拿了我的五塊。”

 “還有我的三塊。”

 都不少,零零總總光16號院的,就丟了三十多塊,更何況今天基本全城都出動了,總的丟失數額不知道會有多大,那些小毛賊確實把事情鬧大了。

 “剛才志強回來聽著不對,去派出所報案了,也不知道公安能不能抓到人。”

 “這可是不少錢吶,丟了總得有個說法。”

 可大家都知道,這種事本不清到底哪些人是去買東西,哪些人賣東西,哪些人又是毛賊的,三方都是見不得光的身份,柳志強可真敢想。

 還報警,生怕公安不知道他老孃今天去過黑市?

 果然,星期二早上剛到衛生室,李姐張姐那邊也得了消息,說她們身邊認識的誰誰也丟了多少,誰誰丟了啥,算下來這次去逛黑市的人,損失都不小。

 “咱們廠那個誰,柳技術員還去報警,我家那口子都被氣笑了。”李姐很是不解,“小清,你們大院的柳技術員,腦子是不是不太靈光?”

 清音聳聳肩,鬼知道。

 正常人誰會帶二十塊現金出門瞎溜達,柳老太這個悶虧只能生生嚥下去了唄,只是可憐清慧慧又要被逼著掏腰包補這窟窿了,不過清音一點也不心疼她,反正是她自己選的。

 而柳志強自從被氣暈幾次後,清音現在看他就像看一隻弱雞,如果沒看錯的話,他的肝上出了問題。就這,還想給她和顧安下絆子?

 “對了小清你要棉花是吧?”李姐湊過:“我有親戚就在百貨商店賣棉花,你要幾斤,我讓她提前留出來。”

 清音大喜,李姐真不愧是包打聽百事通,估算了一下,一件棉衣要三斤左右,再加一床厚棉絮也要七八斤,這還是最少的,“能買到十斤不?”

 李姐咋舌,“你這小款姐,一口氣買十斤棉花?”

 清音哪裡知道這年代的行情,她都是粗略估計的,按她的要求來說,七八斤的棉絮還不足夠保暖呢,畢竟她今年不打算燒炕了。以前清老爺子對她是真寵,光新棉衣就有好幾件,裡頭壯的都是好棉花,還有好幾套線衣線褲,上班再套個白大褂,倒是不用置辦新的了。

 至於顧安的,清音覺得,男人在外做事,還是買點有品質的成衣比較好,她想改天去百貨商場看看。

 “十斤有點懸,我去問問,從他們倉庫裡出,價格會比外頭貴點。”

 “沒事,價格多少我都要,要是能多買點就更好,您只管去幫我說情。”清音悄咪咪掏出一個小紅包想要塞給她。

 理解趕緊推開,“你啥意思,把我當啥人了你?”

 清音嘿嘿笑著,說是給他們家孩子買零嘴吃,李姐愣是不要,再說還要生氣,清音只得收回。

 其實紅包她是早就準備好的,計劃著要是身邊也沒人有門路的話,她就直接上門市部,給售貨員塞紅包試試。她是從後世過來的,知道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尤其是這種剛需的緊俏貨,無論是牽線搭橋的,還是直接賣貨給她的,都要給點好處才行。

 李姐雖然沒要紅包,但心裡高興,這說明小清是真會做事啊,她沒白跑腿。

 ***

 李姐的動作很快,等週四上班的時候,她就帶來了好消息,清音捨得花錢,所以她找到的是最好的疆地那邊的棉花,直接十五斤!

 清音大喜,晚上天一黑,她就跟顧媽媽去事先約定好的地點交錢拿棉花。

 摟著十五斤白花花宣蓬蓬的大棉花,這一晚顧大媽高興得睡不著,恨不得抱著親上兩口。

 第二天一早,她就趕緊按照清音說的,開始做棉衣棉被,音音說晚上冷得睡不著,她就乾脆把做棉衣剩下的十二斤棉花全做成被子,含在一個純棉的花被套裡,那叫一個暖和,抱院子裡曬的時候,鄰居們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要不咋說老清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呢,清音蓋的棉被一床都頂他們別人家的四五床,地主老財家也就過這種日子了吧?

 等能放床上用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中旬,天氣更冷了。清音這幾天在外科一直很忙,因為手術多,她幾乎每一臺都跟著上,無論是江主任的還是陶英才的,她都不錯過,有時候回到家都九點多,大家都睡覺了。

 不過,顧媽媽每天都會在她這邊等著,灶上溫著飯菜,一直等到她安全到家,她才回自己那邊,要不是清音攔著,她還想去醫院門口接人。

 蓋上新棉被的那天晚上,清音滿足的嘆口氣,這他媽有錢的日子真舒服啊!

 ***

 這天,清音剛到科室。

 “小清你來一下。”陶英才居然破天荒的在門口叫她,顯然是等了有一會兒。

 “明天我要去鄰省開會,你回去準備一下。”

 清音一愣,指著自己:“我?”

 陶英才最近對她的態度好了很多,“嗯,反正可以帶助手,就你了。”他才不管她是那姓江的實習生,反正他就只看她順眼。

 “鄰省省醫院,全國外科年會,會議日程大概三天左右,加上週末你可以玩四天。”陶英才一副“看我多瞭解你”的表情。

 清音高興得都快蹦起來,這可是全國性質的學術會議,是全國,不是全市,不是全省,整個書城市估計也就只有陶英才有這個資格參加吧!這種機會科室裡正式醫生都搶著去呢,哪可能輪得到實習生,陶英才這是故意找機會帶她出去見世面(玩)呢!

 當天晚上,清音高高興興把行李收拾好,其實也不多,就一套換洗衣物和一雙換洗襪子,一個書包都裝不滿。顧大媽知道她要跟著大主任出去開會,那腰桿子更直了,她的兒子兒媳就是厲害,整個杏花衚衕有幾個人能去開這種全國性的會議啊?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就他們倆。

 清音過了最初的興奮勁,倒是冷靜下來了,下午回廠裡請假,林莉知道後也非常高興,還囑咐她好好聽講,認真做筆記,回來要給同志們傳達會議思想呢。

 清音:“……”啊我只是想去混吃混喝混個帶薪假期而已啊。

 這種會議上輩子參加過太多次,她從一開始的認真聽講到後來發現同一位專家團隊裡的所有人,無論在任何主題的會議上講的都是同一套ppt後,她正式變成學術混子,混吃混喝混學分。

 第二天一大早,倆人坐上開往鄰省的火車,因為是因公出差,車旅費住宿費伙食費都不用自己掏,清音很放心的去餐車點了一份牛肉麵,陶英才大手一揮,每人加兩大勺紅燒牛肉……當然,加肉是他出錢。

 面很勁道,牛肉又香又爛,而且是純牛肉,一塊濫竽充數的土豆都沒有,撒上一把蔥花和香菜,倆人吃得心滿意足。

 往回走的時候,清音發現居然還有賣水果的,遠遠看去紅彤彤的,她以為是後世說的聖女果,可走近一看居然是一粒粒鮮豔欲滴的山楂果!

 山楂在石蘭省屬於常見水果,山上也有很多,清音許久沒去菜市場,顧大媽以為她不愛吃就從來沒買過,此時想起那酸酸沙沙的滋味還是忍不住咽口水。今兒正好趕上一個包著頭巾的老大娘,偷偷藏在竹筐裡賣,估計是山上的,品相不太好,顏色紅倒是紅,就是表皮有點粗糙和紋理,但聞著那清香絕對是熟透的。

 陶英才走在後面,眼神落在山楂上的一瞬間,紅了紅,加快腳步越過清音回到座位上。

 清音以為是自己走慢了惹他不高興,也懶得解釋,這老頭脾氣怪得很,雖然重回外科但人際關係依然跟在內科時一樣糟糕。想著,她就靠在座椅上,準備睡個午覺。

 綠皮火車開得晃晃悠悠,穿過農田,鑽進山洞,呼啦呼啦像一頭勤懇的老黃牛,讓人彷彿坐在牛背上,很快清音就睡著了。

 ***

 清音是被一陣清新的水果味給香醒的,本以為這麼嘈雜的環境睡不著,誰知居然一覺睡到下午三點半,廣播裡傳來報站的聲音,下一個站就是終點站鄰省省城了。

 她揉了揉眼睛,“這是山楂?”

 旁邊的陶英才淡淡“嗯”一聲,“這東西放不住。”快吃。

 原來是他買的,可他明明不愛吃水果啊。

 “我家妞妞從小就愛吃,第一次吃是三歲那年,是一個病人硬塞的,我第一

次也是唯一一次收病人東西……那小小一把剛好三顆,直到睡覺前她都咂吧嘴,讓我第二天再給她買點。”陶英才沙啞著說。

 清音怔了怔,他閨女被害那年才十六歲。

 “快吃吧,搞不懂你們小女娃子怎麼就愛吃這些,酸不拉幾……”

 清音不敢看他的眼睛,大概能猜到最近他對自己態度180度大轉變的原因了,於是客氣的抓起一顆,山上摘的很生態,也不用擔心農藥殘留啥的,都不洗,擦一擦,照著肉厚的地方啃上一口……

 眯著眼,“嗚嗚,酸酸甜甜,真鮮!”

 陶英才淡淡的扯了扯嘴角,妞妞要是還活著,也這麼大了吧。

 傍晚,火車終於到達終點鄰省省城站,倆人拎著行李剛走到火車站門口,就見有人舉著“龍國第n屆外科年會”的牌子,倆人上去核實姓名後,坐上他們向省客運公司租來的中巴車,等人坐滿就開往省醫院附近的招待所。

 陶英才是真把清音當小女孩,“這三天你要不想聽課就算了,簽到我給你籤,想去哪兒玩隨你,但注意安全,每天晚上都要回招待所,回一聲。”

 清音心說,這就是後世的研究生跟著導師出去開會也沒這麼爽的啊——有吃有住還有人代簽到!

 “好嘞,您放心。”放下行李,清音就往另一個方向跑。

 她本來想到醫院對面的百貨商店,那裡面有些營養品不用票也能買到,那是為了方便全省各地的人來探望病人才專門有的“綠色通道”,可剛走到某個地方,她動了動鼻子。

 一股若有似無的咖啡香味,飄蕩在梧桐路上,兩邊的建築都是白色的兩三層小洋樓。

 鄰省在解放前有條洋人街,類似於海城的法租界,那附近住的都是外國人,所以西餐廳咖啡館很多,清音一路走著見到四五家咖啡館。

 她忽然就調轉腳步,進去挑了點咖啡豆。

 當然,上輩子她也不愛喝這玩意兒,品不出啥好歹,只能請教服務員,最後挑了一個比較苦的、香味濃又價格能接受的。

 提著東西,又轉了兩趟公共汽車,來到石蘭省化工大學。

 石蘭省化工大學,雖然名頭帶著“石蘭省”,但學校卻建在鄰省省會,據說是解放前為了防止日軍轟炸,專門挑的地址,後來叫著叫著習慣了,就一直沒改名字。

 門衛見她面嫩,以為是裡頭的學生,也沒阻攔,清音一路暢通無阻的過了大門,走到教職工家屬區,敲響某一間房的門。

 也沒人問是誰,剛敲兩下門就開了,一個包著灰頭巾,穿著樸素的中年婦女站在裡面,“同志你找誰?”

 清音看了看門牌號,確認沒錯,“嬸子您好,請問這裡是馮春華家嗎?”

 “是啊,你是她學生?”

 清音心想自己跟馮春華不是師生,嚴格來說應該算醫患關係?

 “朋友,小清是我的朋友,花姐快讓她進來。”馮春華穿著一條真絲睡裙,似乎是剛從臥室裡出來。

 兩個月不見,馮春華的面色好了一些,但卻比以前更瘦了。清音心頭一熱,“馮阿姨。”

 出院的時候,她就給清音留了聯繫電話和地址,讓清音有空來找她玩,她搬回家休養,所以清音在出來之前就想著要來看看她,畢竟真的是看一眼少一眼啊。

 馮春華高興的上下打量她,促狹道:“哎呀愣著幹啥,你以前跟我可不這麼客氣的。”

 房子是這個年代不常見的兩室一廳,收拾得非常乾淨整齊,客廳裡除了三把藤椅沙發,就是一整面牆的書櫃,以及一整個玻璃櫃的咖啡杯,金屬的,陶瓷的,玻璃的,甚至木質的都有,大小不一,顏色五彩繽紛,但無一都很精緻。

 清音忽然就覺得自己的禮物,有點……拿不出手。

 馮春華嗅了嗅鼻子,“哎呀,你還給我帶咖啡豆了啊,我看看,醫生不讓我喝咖啡,可把我饞壞了。”

 她也不用花姐幫忙,自己拿出咖啡機,又挑了一套最喜歡的咖啡杯,忙碌起來。

 因為惡病質,她的手骨瘦如柴,上面青筋一根根的,但泡咖啡的時候,清音就是覺得很美。

 “最近怎麼樣,外科待的還喜歡嗎?”

 是的,她問的是喜不喜歡,而其他人,包括顧媽媽在內,問的都是適不適應。

 “很喜歡。”

 馮春華的眉眼立馬就飛揚起來,“真好,天冷了,書城市的風大,要記得擦點雪花膏,出門戴帽子哦。”

 清音點點頭,也不敢問她身體怎麼樣,怕影響她的好心情,於是挑著自己生活裡的趣事說了幾件,尤其是前幾天在黑市差點被抓,以及逛信託商店買棉花的事,把馮春華逗得合不攏嘴。她的生活向來簡單,也沒什麼八卦,聽這些就像小孩聽故事似的,津津有味。

 “原來你是來出公差的,那能待幾天?也別去住什麼招待所了,這幾天都住我這裡。”

 清音想著自己答應陶英才的話,晚上還要回去找他報道,不能給他添麻煩,於是只能婉拒。

“對了,你說在黑市上載你們一程的姑娘,她想要賣名貴中藥?”

 清音一愣,她只是順口一提,沒想到馮春華居然記住蘇小曼了,看來優秀的人就是有存在感。

 “我倒是有個朋友,他在書城的西山療養院工作,就是專門負責採購的。”

 書城市的西山療養院,聽起來平平無奇,其實卻是整個書城市不可忽略的存在。因為石蘭省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造就了很多長壽老人,而最有名的就是西山片區的長壽村,據說那裡居住的老人裡,八十歲都算年輕。因著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前兩年有人提議在西山片區修建一個高級別療養院,專門吸引全國各地的高級幹部前來療養。

 無論是在職的,還是退休的,只要單位有這個條件,每年都會來西山住一段時間。

 而這些高級幹部的入住,也帶動了整個西山片區的醫療資源的飛速發展,曾經平平無奇的療養院,也變成一所集醫療、養生、康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據說那裡面的醫生平均年齡都在45週歲以上,職稱均在副主任醫師以上,臨床經驗不少於三十年。

 這是每一個臨床人都向往的“職業終點”。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1-1914:25:45~2024-01-2013:33: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水晶瑩30瓶;李優秀5瓶;mireille3瓶;風從海上來、月上、隨心所欲、珂珂不怕胖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