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193章 朝堂與西市

 齊燁再次出山了,與阿卓查案,只不過這次沒有官方身份,最多算是個顧問,還沒工資拿。 

 最近一段時間齊燁也練了練馬術,與旺仔、阿卓相比肯定是比不了,不過提個速、加個速、下個腰上個馬、撅個腚坐個蓮什麼的不在話下,上了官道一路平坦,也不如以前那般折磨。 

 騎在馬上的齊燁還是想不通:“案子雖然沒查上,可太僕寺就差腦門上寫著我有罪仨字了,為什麼不啟動正規程序直接告訴宮中,光明正大的查呢?” 

 “朝堂三方互相牽制,在無鐵證前,牽一髮動全身。” 

 齊燁點了點頭,話說的不是那麼透,換了以前,他一定不明白,最近閒著沒事也和老段聊天,現在能聽命。 

 朝堂三方,說的是朝廷三省、六部、九寺。 

 三省官員最少,權利最大,這個權利其實就是監管權,監管百官,包括吏部。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可以理解為制定、審核、執行。 

 很多政務,都是由中書省制定的。 

 制定後,門下省審核。 

 審核同意後,尚書省執行。 

 除了制定、審核以及執行外,三省和吏部的職責也有很多重合之處,能對朝堂官員進行任命、罷免乃至論罪、定罪。 

 再看六部,六部實權最大,涉及到朝堂方方面面,不過真正的業務都在“京中”。 

 最後則是九寺,九寺是職責五花八門,業務有京內的,有京外的,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有的有實權,有的有油水,有的就是朝廷邊角料。 

 邊角料就比如光祿寺,最早的業務和宮中有關,北齊之後淪落成搞後勤的,越混越拉胯,天天和鍋碗瓢盆打交道。 

 太僕寺就屬於是油水衙門了,管天下馬政。 

 太常寺管宗廟利益,結果現在很多業務都被禮部搶走了。 

 宗正寺名存實亡,本來是管天家內務的,現在被內侍監和內府代替了。 

 大理寺掌管刑獄案件,倒沒和刑部業務重疊,前者管的都是“大案”,普通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麼的,都歸刑部管,有的時候刑部都懶得管,交由京兆府管。 

 衛尉寺管屯兵衛,可以理解為管預備役的,本朝統管京衛,京衛又不止是被他們統管,也聽兵部的話。 

 鴻臚寺則是管外交的,負責外賓和使團的一切事務。 

 司農寺管糧食,最近也是夾著尾巴做人,因為糧倉和官糧這是就歸他們管,貪墨官糧一事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去查,好多消息靈通之人卻知道實情。 

 最後是太府寺,前朝掌管宮中庫藏和貿易,本朝和宮中搭不上關係,主要管物價什麼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 

 朝堂亂也就亂在這裡,先是亂在衙署。 

 衙署一般分成兩種情況,常見的兩種情況,一種是戶部這種,尚書說一不二,整個衙署一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