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5章 內亂進階(1)

 就在公子城逃亡到晉國三個月後,宋國內亂升級。

 短暫的和平之後,“華向派”和“國君派”都陷入冷靜期,屏息以待事態的發展。

 “華向派”的處境一度非常尷尬。他們手中的人質可是國君的太子,既然達成和解,君臣關係照舊,可是臣卻扣留著君的兒子,也就是國家未來的國君,如何是好?

 依照約定的精神,君的權威仍在,臣的本分仍要恪守。所以,“華向派”手中的人質,不再是人質,而是上賓。每日都要恭敬的伺候,禮儀周到,飲食講究,惟恐怠慢。

 國君每日都去探望兒子,像個慈愛的父親。輿論站在“國君派”一邊,指責“華向派”以下犯上,為臣者竟敢扣押太子要挾國君。

 人質在手如燙手山芋,華亥如坐針氈。他跟向寧商量,要把人質退回,遭到向寧一口回絕。宋元公本是無信之人,沒了人質在手,他們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

 “華向派”寢食難安,“國君派”卻越來越佔據主動。宋元公試圖打破僵局,為此,他認真謀劃破局之策。

 首先看從犯。向寧還有四位兄長,向宜、向鄭為避亂,已經流亡鄭國,向勝、向行是擁立國君的。這樣來看,向寧在向氏已無同黨。

 再看主謀。華氏家族是大族,華亥、華定二人作亂,司馬華費遂卻一心忠於國君。華費遂執掌兵權,德高望重,品德端正。只要國君一聲令下,他定是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主意一定,宋元公就把自己的想法對華費遂和盤托出。保護國君,華費遂自然義不容辭,但是有一個顧慮——萬一對方把太子、公子都殺了怎麼辦?

 宋元公的態度十分堅決,聲稱再受不了受威迫的日子。太子的死活管不了了,驅逐亂臣為要。

 當機立斷,宋元公率先撕票——三名人質全部被殺,與此同時,命華費遂帶兵攻打“華向派”。

 “國君派”突然發難,“華向派”毫無準備措手不及。向寧提議殺死人質作為報復,被華亥一口回絕。華亥給出的理由是:如果膽敢殺死太子,弒君謀反的罪就坐實了,到時人人得而誅之,流亡他國,誰敢收留?

 無奈,華亥、華定、向寧只能倉皇逃往陳國。臨行前,他們把三名人質交給司寇華牼。

 這一次,“國君派”憑藉無信無底線無情冷血,贏得階段性勝利。

 晉國絳都。

 “趙將軍,智將軍求見。”侍衛大聲通報。

 “快快有請。”趙鞅正在批閱公文,聽到好友前來,趕緊起身。

 “不知長官可是有事與屬下相商?”智躒走近,趙鞅打趣道:“或是監督屬下是否躲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