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2章 太傅論政(2)

 原來,叔向的話裡有話,涉及到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兩名在晉國得到重用的“楚材”爭田發生糾紛。

 一位是向晉景公提出“聯吳制楚”的屈巫的兒子邢侯,一位是因父兄誣陷,無人調解澄清誤會,不得不逃亡避難的雍子。雍子到晉後,晉國封鄐地作為他的食邑。邢侯也因功被封,其邑與鄐地交界,故此爆發邊界之爭。

 士氏世代熟識律法,士會的侄子士渥濁曾任晉悼公的太傅,晉悼公曾命他重治士會制定的晉國法律,後世理官之職一直由士氏這支分支掌管。

 照理大夫有紛爭應由理官出面調解,時任理官士景伯不巧出使楚國,中軍元帥韓起便命羊舌鮒代理理官,接下這單官司,判明是非,定出黑白。

 羊舌鮒何人也?羊舌職生下四子,分別是伯華(羊舌赤)、叔向(羊舌肸)、叔魚(羊舌鮒)、叔虎(羊舌虎)。羊舌鮒正是“羊舌四族”的老三。

 晉悼公繼位後,大力扶持公室,韓氏、羊舌氏、祁氏位列幫扶對象,得到大力提拔。羊舌職被任命為中軍尉佐,輔佐中軍尉祁奚。羊舌職去世後,祁奚又推薦其子伯華代其父職。

 欒盈被逐,老四叔虎因與其來往過密,列為叛黨被誅殺。伯華、叔向受牽連被捕入獄,老三叔魚聽聞風聲不對,逃往魯國,避過一劫。

 因祁奚出面向晉平公求情,伯華和叔向最終被釋放。叔魚在魯國正卿季孫宿的幫助下回國,繼續活躍在晉國政壇。

 因為同時得到提升,韓氏、羊舌氏、祁氏關係密切,相互扶持。叔向雖未列卿,人品、才華、見識皆是獨樹一幟卓爾不凡,受人敬重。他任職晉平公的太傅,從事外交,與趙武配合默契,與各諸侯國的賢人名臣均有私交往來,交友甚廣。

 韓起任執政後,對羊舌氏格外關照。比如“平丘會盟”時,三十萬大軍集結,必須有個領頭人,恰逢司馬一職空缺,韓起便下令由羊舌鮒代理司馬,總領大軍開赴鄒國。

 跟二哥的仁厚多智不同,羊舌鮒性格滑溜,詭計多端,善長投機取巧,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貪財。

 大軍經過衛國時,他命令軍隊駐紮,公然向衛國國君索賄,並放縱手下四處亂砍破壞。衛國人無奈,只得捧著羹湯,奉上一箱錦緞送給叔向,請他幫忙制止搗亂者。

 叔向一聽,知道是弟弟使壞,他喝下羹湯,拒絕了錦緞,當著來使的面承諾一定會出面制止。來使剛退下,眼線早已通報羊舌鮒,聽說哥哥非常惱怒,羊舌鮒不敢造次,趕緊勒令手下人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