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8章 得失之兆(4)

 “從頭到尾,決定砍伐與否的都是甲,乙不過是提建議者。可是為什麼甲卻一心一意認定乙不懷好意?”沈尹戌說道:“因為甲的心被偏見壅塞矇蔽。”

 “砍伐下來的梧桐枝葉唯一的用處便是當柴燒,乙不過是尋常人的思路罷了。是甲硬要以‘利’為出發點揣測對方的用心,認為對方是有預謀有企圖的。”

 “或許乙提議的時候純粹是因為這棵樹礙事,替甲出主意。待到被砍倒,他忽然意識到可以廢物利用,所以才順口提了請求。”沈諸梁說道:“甲如果懷疑,大可不給乙,留給自家當柴燒,乙也無話可說。”

 “甲對乙已經有成見在先,料想今後都不與乙往來了。”沈尹戌搖頭。

 “由此可見,偏見一旦生成,便會萌牙生根,一時半會難以改變。”沈諸梁點頭。

 “要說被矇蔽,更有甚者,已經走火入魔。”沈尹戌細細回想,“有位齊國人,一心想得到金子。某日正午,他穿戴整齊,走到打造金器的鋪面,抓起一塊金子,搶過就跑。”

 很快,獄吏就把他抓住捆起來。

 獄吏問:“光天化日,眾目睽睽,奪人金子就跑,沒看到主人就在面前?”

 此人對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攫金者比前者更甚。前者不過是以小人之人度他人之腹,此人則是利慾薰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見金子,其餘都拋卻九霄雲外,實在可悲可憫。”沈諸梁一臉苦笑。

 “人心若被拘禁,白天被當作黑夜,黑被當成白,堯被視成桀。古往今來,亡國之君大都親近奸佞,受其矇蔽,於是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戕害忠良,落得身死國滅。”沈尹戌長嘆一聲,緊盯兒子,“遇事一定要把成見偏執拋開,尤其是前所未遇之事,秉承開闊的心態,才能窺見事物的全貌。”

 “孩兒明白。”沈諸梁點點頭,語氣誠懇。“只要時常擦拭,便有一顆淨心,再加一雙慧眼,洞若觀火,方能保全自身。”

 “不求成為上智者,明察先機,前瞻危機,至少成為中智,預見事件發展的結果。再不濟,也要隨時保持警惕,追隨事件的發展,隨時應變。”